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第二)
大意是:
孔子说:“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大师级解读:
朱熹
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视其所以,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观其所由,观,比视为详矣。由,从也。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察其所安。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焉,于虔反。廋,所留反。焉,何也。廋,匿也。重言以深明之。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个人理解:
这句话是孔子考察人才额一套流程与标准,分为三步:
第一步:视其所以
要考察一个人,首先必须从旁边观察他的做事的动机,如果他做事的动机都是从善的一面出发,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他做事的动机是从恶的、私利的角度出发,那么这样的人就要值得警惕;
第二步:观其所由
仅仅考察一个人的做事的动机,还不足以判断他是否是真君子真小人,还得从远处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到底如何?是否从善?还是从恶?唯有从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真正的品性!是否可以值得托付值得信赖!
第三步:察其所安
了解了一个人的动机与所做所为,我们就要继续观察他在做完一件事的真实心态如何?如果他有不安?证明里面肯定有问题,为什么不安?为什么不踏实?这是值得思考的!同时也可以侧面知道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与做事的方式风格,心安很重要,心安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识别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标志就是心安!
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的状态摸透,就可以彻底知道一个人是否可以堪当大任!
余超林精读《论语》之26:人焉廋哉
2019-3-28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