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电影《再见,少年》,看完之后脑子里只有一个画面,被风裹挟着的少女猎猎作响的裙摆,和“咚”的一声砸向水里的巨石,惊起一片如青春般久久无法散场的涟漪。
看了网上关于这部片的很多差评,以及被拿来作对比的《少年的你》和《我的姐姐》,恰好,作为3部片都看过的人,私心觉得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差劲。
故事的开始也许有点俗套,正如很多青春故事里都会写的,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女孩黎菲遇上了叛逆难训的小混混男孩张辰浩,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人,因为高考有了交集,成为朋友,最后却因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变成渐行渐远的两列车厢。
1、我想要创造那个奇迹
千禧年代的南方小镇,有着明显的大时代背景,矿业的变革,裁员、下岗对于普通家庭的冲击,女主黎菲原本拥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因为在矿区工作的父亲濒临下岗,家庭氛围也变得沉重,母亲不愿意让她担心,怕影响学习,可敏感的女孩总归是知道的,她尝试着用自己从校级重要干部变为班级副班长的心理变化安慰父亲。
而对于男主张辰浩而言,生活是一张重重袭来无法挣脱的网,被压到喘不过气,却依然想从微小的缝隙中露出微笑。
原本是不爱学习,旷课打架的不羁小混混,却因为母亲车祸变成植物人,突然一夜成长,他说“医生说除非有奇迹,不然我妈不会醒过来。”
于是,他天真的想,如果自己来创造那个奇迹呢?对他来说,考上大学就是奇迹,所以,他让黎菲给他补课,看着成绩慢慢在进步,他以为,奇迹真的会发生。
可是命运,怎么会轻易放过谁?
父亲被裁员,酗酒,赌博,欠债,母亲用来治病买药的钱,都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一个中年失意的懦弱父亲,一个动弹不得卧病在床的母亲,乐观在这样破碎的家庭面前不堪一击。
可是,他不能放弃啊,
“因为,躺在病床上的,是我妈啊!”他对着颓丧抽烟的父亲喊道。
有人掉入深渊,有人却一直都在深渊,
对张辰浩来说,他想做的,是爬出深渊。
2、你是我拼命也想拉到身边的朋友
时间的列车呼啸着向前,命运的轨道却暗自脱节。
假期相约坐火车去玩的少年少女,可以说是片中最美好的场景了,窗外风景飞驰而过,他们谈笑着,期盼着美好的未来,脸上洋溢着最阳光的笑,至少此刻,他们拥有耀眼的青春。
可是,未来,会来吗?
张辰浩的父亲,留下一封信就走了,一起留下的,还有他的赌债,要债的上门,少年手足无措,他选择以暴制暴,投靠了大刘哥,那个说”你和我一样”的人。
而黎菲看来,这是误入歧途,是错的,她劝他,想要帮他,可,有什么用呢,正像张辰浩说的:“学会还手的人,是停不下来的。”
当所有人都开始疏远张辰浩,认为他无药可救的时候,黎菲说:“只有我可以救他了。”
因为,他是她从铁轨上拉下来的人啊。
关于铁轨,影片中多次出现过,我认为这里是有意向所指的,是能载着他们驶向美好未来的,也是危险的。
应该是有三次,俩人一起在铁轨上走,(温馨提示,很危险,请勿模仿)
第一次,刚成为朋友的他们,还是会打闹说笑谈吐心事的,张辰浩说要考上大学。
火车来了,张辰浩拉着黎菲跑到旁边。
第二次,张在残酷的生活打击下,说要和火车比速度,在火车前面跑,被黎菲一把拽到旁边。
第三次,二人已经有矛盾了,当黎菲在火车到来之前,没有走开,张辰浩拼命把她拉到旁边。
虽然经历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可是危险到来的时候,你还是我会拼命拉到身边的朋友。
3、他的石头太重了,我帮他丢了
影片看似在讲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其实也反映了形形色色的原生家庭对成长的影响,以及青春片里常有的,校园霸凌,社会小混混和洗头店小妹。
有人处高楼,有人出深丘,除夕夜万家灯火,黎菲家幸福美满和谐的一家人依偎在一起,张辰浩独自一人在破败的巷子口点起了烟花。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而他,只是路过夜空绽放的璀璨烟火,和途经别人的快乐。
影片最妙的一点是,关于西西弗里的石头这个隐喻,先从张辰浩的嘴里说出来,然后由黎菲去阐述,有一种二人虽然在成长中渐行渐远,却在最后达到心灵的默契统一的意味。
张辰浩是那个不断推石头上山的人,可是那个石头太重了,他无数次的失败,然后,他终于放弃了,那块石头被丢在山坡上,带着他一起滚回深渊里。
被卷入凶案中的张辰浩,又回到了深渊里,被石头压在命运的手掌心。
是黎菲,拿起那块石头,然后,一起被压在深渊里,没有人为张辰浩承担起石头的重量,可能,只有她了。
故事看似救赎,却更像是共同堕落的无奈,
或许,只有少年时,才会把朋友看得比命重吧,当然,这种共同犯罪真心不提倡。
当然,感觉影片还是在情节铺垫和情感处理上有点不足,全程看下来只觉得压抑,没有什么笑点和泪点,彷佛只是在冷眼旁观别人的人生,缺乏代入感。
关于洗头妹的死,梁怀的失踪也没有交代清楚,有点懵。
总体来看,这部青春片里没有堕胎,连男女主暗生的情愫几乎都没有,与主流的青春片不太一样,还是比较具有观看意义的。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