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简书,是整理伴读绘本。同时,分享朋友圈,无心插柳,得到不少关注,很是感激 - 感恩和激动!哈哈
动力驱使,写写关于带娃旅行的心得。说是带娃旅行,其实只是旅游,而且,还是穷游!但谁让"旅行"一词,文艺又洋气呢!
马小马一岁半,第一次带他出去,去的青岛。当时名曰"带娃去粑粑麻麻,青春飘过的地方,溜达溜达" 哈哈 当时,特意买的"况且况且的火车"票,而非动车高铁票,还脑子短路的给他买了张儿童票。
栈桥离火车站近,所以肯定首先打卡。吃了我心心念念的好一家牛肉粉,然后,八大关,小朋友沙滩上玩沙子,不亦乐乎!
后来,每年至少带他去一次,五四广场吹泡泡、奥帆基地看帆船、石老人避雨、仰口海边啃西瓜、劈柴院吃、极地海洋世界看…… 今年年初去,还看到了彩虹,感觉超值!嘿嘿
去北京时,不到两岁5个月。去京城,得益于粑粑的表哥、表弟家在那儿。小学课本上的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必须打卡!名校学霸的"霸气",也必须去占一下 嘿嘿
带娃出游,累是肯定的!去青岛的时候,年龄虽然更小,但好在我俩熟悉,而且距离潍坊很近,一天来回或者住一晚上都还好。进京,我俩也是第一次,哪儿哪儿都不知道,首“堵”不是盖的,挤地铁对得起"挤"字(虽然就坐了两次)。总之,多亏表哥表弟两家,全程陪吃陪玩,加轮流看抱孩子!
去南京时,约两岁11个月,得益于好友一家。从去到回,都是雨天,但有小伙伴,也不影响小盆友的兴致 - 房间里模仿点餐、去书店买明信片、夫子庙逛吃、秦淮河边看游船。
以上,是三岁之前、入园之前去的三个城市。
入园后的某天下午,接马小马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说"我喜欢北京、青岛、南京三个城市"。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是"。对这句话的印象太深刻,以至于忘记当时在讨论什么!听到后,我快速回想绘本中有没"城市"这个词儿。现在想想,这句话给我的感受,仍然是除了"惊讶",就是觉得尽量多带他出去看看这大千世界。
去济南时,三岁7个月。逢端午假期,济南比较热了。车租车不开空调,没到酒店,我已经热的想打道回府了。所以,改变行程,逛的地方不多,宽厚里吃吃,泉城看看泉水。这次,有一点挺佩服小伙 - 回程赶高铁,从汉堡王穿过大明湖到济南东站,全程自己走,汗流浃背的!
所以除了热,带孩子玩是不累的。唯一一点是黑虎泉边,有些地面是湿的,小伙不知又进了哪个敏感期,鞋底湿了也非得擦干!
去杭州时,约三岁11个月。坐高铁六个多小时,有吃有喝没问题的。记得第一次去青岛,两个多小时的火车,刚过了一个多小时,在车上就有些呆不住了。
民宿订在青芝埠,离浙大玉泉校区和西湖景区都很近,所以没想着单独去逛西湖,做的攻略基本是网红打卡点。但到的当天晚上,小盆友就开始不舒服,吃东西就呕吐,好在第二天好多了,但也得改变行程。去龙井茶园,吹泡泡、拍照片,有茶有水有梯田,玩得很开心的一天!但是,回程没有出租车,公交挤且慢,小盆友两天没正儿八经吃东西,玩一天体力消耗大,我俩决定轮流抱着回去,结果抱着抱着睡着了,确实累的胳膊疼!
如前所述,带娃出游,累是肯定的!而且,赶上假期,人多格外累!讲真,我还好,主要拍照片,粑粑比较累!
因为印象中的团,时间比较赶,所以没跟团。自己出去,提前做攻略,到了查路线、找吃的、排队买票、等车打车等确实比较繁琐。
出门之前,跟小盆友沟通好出门自己走路,是必须得。出门之后,除非人非常多或者困了,基本都是自己走。
既然是带小盆友出去,那就尊重他的兴趣点。比如,坐游船,在粑粑麻麻看来都差不多的东西,坐一次体验就好。然而,颐和园坐游船、趵突泉坐游船、西湖坐游船,秦淮河上的游船,因为队伍实在排的太长,又是晚上,所以只看,嗯,看了一小时左右。还有,像对于泡泡的兴趣,并不会因为地点的转换而减弱。
小盆友住几次酒店后,有了概念,很喜欢住酒店,以至于每次要回家了,问是回酒店还是回自己家?还想要住酒店。记得,从济南回来的某个晚上,说和我们玩坐船的游戏,然后模仿检票、上船、回酒店、刷房卡……流程倒是记得挺清楚。
总之,目前为止,去的地方不多,而且人多时间赶,有累也有乐!
某次,听到他和姥姥的话,不知怎么说到“度假”,只听到姥姥说“度假就是睡觉”;然后,听到小盆友说:“度假,就是躺在沙滩上吃冰淇淋”。不得不说,想的是真美呢!
当然,肯定会被说或者被问,娃那么小,带他出去,能记住啥,长大就忘了!我想说,旅游旅行的所见所想,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不确定他记住多少,只能引用一句话说,去过不代表没有。而且看到培养想象力的方法之一,是丰富表象。那就当丰富表象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