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厦门教师生命成长研修课上,真正感受了关注生命教育的魅力。
课堂上,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一名男听众及时回应郑老师的每一句问话,这惹烦了旁边一名女听众,她开始玩手机。男生因为信服郑老师,看不过女生的行为,借着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要求看手机的听众把手机放进收纳箱;这让女生很尴尬,反驳男生的跟话影响了自己听课。
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分析了男生的特点:爱老师,怕课堂冷场老师受冷落;因为是留守儿童,特别害怕受冷落。所以及时回应老师的每一话。
然后,处理这个课堂事故。指导女生:摸着男生的脸问:“你是不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我帮你好吗?我帮你记录你回应的次数,只要你能做到回应次数一次比一次少,我就奖励你,好吗?”
找自己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是我心胸不够宽广,我给你道歉。
该坏习惯只需要建立好习惯。(1)包容他。(2)帮助他:你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忍不住?一个人改变习惯有点难,不需要改。我帮你记录,你一次比一次减少跟话的次数,给你买冰棍吃。(3)你这样是不是家长不喜欢你?
郑老师还举一返三:班上有不听课的孩子,只要他说话影响他人了,老师就过去摸摸头(青春期的拍拍肩膀),摸完就离开,三次后悄悄告诉他:老师喜欢你,你听不进课还能在座位上端坐着,老师佩服你。
告诉他,你总是说话我有点烦,不是你的问题,是我心胸不宽广,我给你道歉。
这样关注生命,是为了让犯错的人“知耻而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