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断舍离》这本神作刷屏,于是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找来读了一下,读完之后开了挂!立马把家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清理了好多杂物!咳咳,回到重点——我就想suo,我们平日里扛着太多垃圾在前进了,无形之中,就会让日子越来越繁琐,被低气压一直围绕着。想冲出迷雾,就从整理开始吧,本书可不仅仅是整理术哦!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断”即不需要的不购买;“舍”即舍掉没用的物品从而缩小喜好范围;“离”即脱离执念从而了解并爱上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整理小白,或懒病患者,甚至你目前的生活一团糟,恭喜你!!你找到了一本可以改变你生活轨迹的秘籍!!!
从行动开始带动心灵的改变,从收拾身边的物品开始清理自己的生活。所以,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以下是你可能会关注的几个问题:
【断舍离是不是指打扫屋子呀?】
断舍离 ≠ 打扫屋子,而是通过收拾去了解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放下过去的自己。而且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留下那些与“当下的自己”合适相称且必需的物品。
你可以:
从衣柜开始,只留下那些精致实用的衣服!然后再拓展到你的周边生活。毕竟先敬罗衣后敬人,如何对待自己,也决定了别人如何对待你。
【这些东西我都舍不得扔掉怎么办呀,哭!】
物质泛滥的社会,捡便宜的心态和折扣的陷阱是主因。(小编这周清理了好多淘宝买的但是基本不用的衣物…以及各类包装盒宣传单…)
自我鉴定:
◇你是不是以下三种人:逃避现实(不愿意在家,懒)、执着过去(舍不得丢)、担忧未来(过分囤积)
◇你有没有这三种破烂儿:不用的、与自己不衬还在用的、充满回忆的
你可以:
选择适合“当下的自己”品味的物品。提升对住所的认识,把家打造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和最棒的放松地
【我该怎么转变我的陈旧思维?】
你可以:
◇把时间放在“当下”,把“我”作为主语
◇把物品比作朋友,划分亲疏远近,以及是否需要清理
◇把“能不能用”变为“我要不要用”,学会做出选择。如有可能,带动家人一起断舍离
【我该如何开始“断舍离”?】
你可以:
◇选定某一场所开始整理
◇扔东西你会吧?层层筛选可以丢掉的物品。不要的物品除了扔掉也可以送人
两个原则:
◇三分法:拿最麻烦的厨房来讲,厨房可以分为食材/烹调器具还有餐具三大类,这样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造成的混乱
◇七五一原则:看不见的空间,如大衣柜,物品的填充程度不超过7成
看得见的空间,如餐具架,可放5成
给别人看的空间,如装饰性物品,可放1成
遵循这些原则,在不断的选择中,会更加严格的筛选出与自己相称物品,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品味
【如果我照你说的做,我得到什么好处呀?我会有什么变化嘛?】
你的变化:
◇从一个满是垃圾的低气压宝宝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活力宝宝,维护住所与生活的舒适就变成了理所当然和自动化的事情,不是吗???
◇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再以物价来衡量你的需求,你的生活会更自信和从容
◇你留下来的物品都是具备你自身特质的东西,比如你留下的衣服都是偏蓝,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你是一个偏于理性的人。所以断舍离的结果,也可以作为自观的途径之一
◇从”拥有“这样的想法中解脱,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需求,察觉自己心底的想法
应该附图让大家看一看我收拾出的东西的,但是想想太惨不忍睹。。还是算了。。。总的来说,把自己外部环境到内心都清理一遍之后,的确清爽了很多,书不错,诚意推荐给大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