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事

喝着啤酒面对着电脑屏幕绞尽脑汁时,忽的又想起了刚到北京的时候。

彼时的自己年轻,单纯,还有着那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儿。满心欢喜地逃离了学校,背包里装的是梦想,旅行箱里放的是激情,拖着十几公斤重的憧憬,火车倒地铁再到出租车。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天走进那间出租屋里时,面对着洒满地板的行李,一下子摊倒在椅子上,慢慢地点燃了一支烟,吸进去的是孤独,呼出来的是满足——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踏实。

虽然是租客,虽然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一间卧室,但却算得上第一次脱离体制,开始独自生活在这尘世之中了。

我开始亲力亲为地打理这小小的几平方米,一点点把生活的气息吹入这间小屋。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喜欢上了几样东西,以至于到了现在成了自己雷打不动的习惯,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咖啡、酒精、茶叶。

对某个时期的回忆,会逐渐依附在某些东西上,某些情绪,也会慢慢注满某些物品。一看到这些,思绪就会回到北京的那间小房间里,落地窗下地毯上,喝着咖啡读书的清晨;明亮的书桌上,茶香中码字的午后,以及深夜的孤灯下,被酒瓶包围情绪崩溃的自己。

在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免不了的一个环节就是采购。我记得当时最近的一个超市很小,没有购物车,自己抱着满怀的商品,小心翼翼地下楼结账,结果怀里的东西还是撒了一地,叮叮咣咣的往台阶下滚去。

那时候许多东西需要从家里快递过来,有一天一下到了四个大箱子,恰逢那天电梯故障,住在17楼的我,看着脚下的箱子,默默对着楼梯间发呆。

京城米贵,寸土寸金,初来乍到的我起初不太习惯,每每对着超市里的菜价摇头。于是乎把附近几家超市都走了一遍,选出了最远但是菜价最便宜的一家。

所以,我依旧不喜欢北京城。融入一个城市,并不是你知道每一站地铁到什么地方,去哪里需要倒几路公交车,哪家饭店的菜便宜又好吃。北京对于我始终是一个给不了安全感,难以融入的地方。

每天小心翼翼计算着花销,银行卡里的数字依旧在飞快地减少。房价依旧在肆意疯长,在我所居住的五环,路边小广告上赫然写着:惊爆价,九十平450万。一个每天要战战兢兢生活的城市,能看到的明天只是昨天和今天,注定给不了普通人归属感。

那个时候经常很可怜自己。刚刚离开大学,开始德语的学习,着手准备出国留学。每天需要步行半小时去地铁站,再挤着早高峰站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去上课,从KFC买一份廉价早餐拎着匆匆忙忙赶去教室。中午碍于价格和对快餐店的厌恶,便不吃午饭,去星巴克点一杯美式整理笔记写作业,等着下午上课。晚上十点到家,一身疲惫还要开火做饭,最常吃的就是煮挂面加一个荷包蛋。

最难熬的,还是习惯一个人的孤独。

在学校里,再怎么样,身边两米内总是有同学和室友的。开心不开心都可以一起喝酒撸串侃大山,一起浪费时间。初来北京时,自己很少会开屋里的顶灯,回到家总是那一盏昏黄的台灯。顶灯照亮整个屋子的时候,会让我觉得很空,台灯有限的光线好像也聚焦了我的视野,能一定程度减少自己的孤独。

每每夜晚到来,昏暗的房间,窗外的车水马龙,万家灯火总是把孤独和伤感挤到我的身体里,对着手机翻着好友列表发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当时既定的出国的时间很赶,学习压力很大。有一科成绩学校迟迟没有录入教务系统,又马上要到递交申请的截止日期了,没办法自己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半天时间两个城市打了一个来回。中午回到北京马不停蹄地再把材料送去审核部,结果还是错过了最后的递交时间。

终于,在各种精神压力下加上劳累过度,在某一天自己睡下2个小时后候忽然开始高烧39度。半睡半醒的熬到了天亮,高烧依旧不退,无奈挣扎地起床晃到了医院,几次楼上楼下挂号化验的时候险些倒在楼梯上,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到针头扎进手背的那一刻就好了。

半昏半醒地躺在病床上打点滴时,因为高烧口很渴,却不敢跟护士要水喝,因为去卫生间更加不方便。3大瓶药水流进体内,满嘴都是药味,一点胃口也没有,却要强迫自己进食。

随着长大很多事情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因为必须快点好起来,回去上课。

虽然如此,自己还是不后悔的,因为是自己选择的。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内心就有无限的力量支持我们走下去。有本事选择,就要有本事承担后果。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苦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我们觉得每天在外打拼万分辛苦,晚上到家后却不肯早早休息,偏偏要抱着手机到深夜,然后继续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第二天的艰辛;我们觉得孤独,迷茫,却不肯丰富自己的内心;每天自怨自艾,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但是我知道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会饿了就自己做饭吃冷了第二天出门多穿点下雨了打伞天黑了开灯仅此而已

好在,自己熬过来了。在习惯了北京的生活节奏后,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现在仔细回想,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每天6点多钟爬起来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上课,依旧是背不完的单词。自己依旧总是一个人呆着,读书,写字。但日子就是没那么难熬了。当孤独不再难熬,那便是一种享受。

也确实有些什么不一样了。想不起来从什么时候,我在班里变成学霸了,我开始能写出被一些人喜欢的文字了,我的厨艺越来越好,我交到了一些很棒的朋友,做了一些疯狂的事情,也认识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社会属性的人接触,交流。开始有人羡慕我的生活了。

其实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关键是在你如何生活

我不再经常焦虑,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有时我们觉得成长是一件糟糕的事,是因为我们变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并且无能为力,最后再来一句,生活就是如此。

但其实我只是坚持着做好了手边我能做的事情,也许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用。但是唯有行动能解除你的所有不安打败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

起初我只是想遇到相似的人而已。我每天读书,因为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我希望能有一个同样爱读书的伴侣,为了能更好的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我想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从各种各样的人口中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所以我坚持写作。我坚持自己的做饭,因为我希望以后可以做给自己爱的人吃,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我坚持骑车30公里去上课或者晚上去跑五公里,因为我想以后去登雪山,去长途骑行,所以我需要一个好身体。我经常去喝咖啡,自己做手冲咖啡,因为我想以后开一家自己的小店。

我希望能一直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并且能靠这些给自己一个生活。每个人都会等每个人都在等,反正都是要等的,不如去做些什么来打发掉这段时间,顺便把自己变得更好。我一直相信希望的力量,我希望什么,我就能看到什么。我们已经到了儿时羡慕的年纪,却没有变成儿时羡慕的那种人。所以,我希望以后可以变成现在羡慕的人。

在学校里结识的朋友,虽然也是不尽相同,但至少我们有着相似的社会属性,面对着一些差不多的事情。步入社会后,我们结识的人开始遍布各个年龄,阶级。有的已经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的生活。有的虽然同是一起在准备出国的学生,然而人家家里有11辆车,最近又新买了一套房,均价44万一平。

这时,你的绝大多数事情,就只属于你自己,你只能自己消化。你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管别人过得多好,都不会因此把自己的生活丢掉。试着去接受自己的生活,拥抱自己的生活,然后,去把他越过越好。

现在,我开始选择性的带着脑子于人交往了,因为一直带着脑子的话,太累。很多话,听听就好。有的人放在眼里,有的人放在脑子里,有的人放在心里。

虽然我身边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生活。但我还是想去漂泊,有多大本事,走多远的路。

眼前的利益太诱人,导致我们忽略了长远的未来。虽然我可以安安稳稳读完大学,可以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但我还是想出去走走,也许最后兜一圈我还是选择了上述的生活,可问题在于,我是Have to be here or choose to be here

漂泊和经历能带给人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们折腾,我们选择又放弃,可正是放弃的那些让我们明白现在拥有的有多可贵,因为一旦停下来,就是一眼终年。只有走了足够远,看了足够多,才知道如何选择。

渐渐地,我开始变的从容和坦然,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理智和看法,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的东西会一直跟随者你,无论到哪里,都会成为你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半夜接到宋小奇从悉尼打过来的国际长途,说,“我要回北京了,再也不出来做展了。”我算了算,宋小奇已经带着她背上的纹...
    李镜合阅读 3,818评论 6 13
  • 文/宝木笑 经常健身或者跑步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有一天你想打破一下平时的训练计划,没错,就是“飙”一回。...
    宝木笑阅读 3,914评论 0 1
  • 文 ‖ 悦读心者 昨天和朋友聊天谈起北京,那今天就再说一说我一个人在北京的生活,以及和一个老外的邂逅故事吧。 20...
    悦读心者阅读 3,446评论 9 8
  • 雷蒙德卡佛的一个短篇小说《他们不是你的丈夫》里讲了一个非常猥琐的故事。丈夫嫌弃自己的老婆胖,让她减肥,并且一直问她...
    李镜合阅读 3,899评论 0 5
  • 我要感谢这段暗无天日的生活,我要感谢这场青春里的浩劫。它让我明了,人生残酷,生活沉重,不要再那么天真。它也让我明了...
    陈清伟阅读 1,5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