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感动
这是特殊的日子,人不得不折服于时间,居家久了,所有的躁动或者夸张一点的说诗意的灵感都化成了无尽的等待,而必须要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做,才能打发这种光阴。
刷手机,看了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路遥》,突然就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就是纯粹的泪水,想让它静静的流一会儿, 不想擦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甘肃临洮师范的学生,几乎每人手捧一本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无论是爱好文学或者是在别人的影响下阅读的人,反正都应该触摸和翻阅过这两本小说。
现在我只就我的阅读记忆想说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人生》的大结局:巧珍走远,加林对着巧珍远去的背影喊出:亲人啦......我的泪水就直接流下来了,无声无息的流。当路遥病逝,悼念的消息出现在我能搜集和看到的报刊杂志上时,我反复地在看,但终因我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那时的我不能感受生命的悲凉,更不能想象贾平凹说的那句: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后来,想第二次读《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已是走向社会许多年了,只是翻了翻,终究没有看下去。而我更多的了解了路遥的人生轨迹。第二次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的时候,我没有看完整,后来也陆陆续续的看过几集,终于不曾看完。我想那是一个最厚重的世界,它是我的父辈们生命的演绎,我只能把它留在我心灵的深处。这也是我曾经表达过的观点。让过去过去,给时间一点时间。毕竟从农村到小城市,我们这一辈人都曾经超越了父辈们。
今天的流泪,为的是感谢所有的机会和遇见。
汪峰的《光明》,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就像一次灵魂的碰撞一样,让我看纪录片《路遥》和听《光明》同时恰如其分的出现在同一个时间段,太有意蕴了。不说别的,就路遥殉道者的写作人生和汪峰在舒适的北京扯起的摇滚呐喊不能放在一起这样说,但我想我一介俗人,在我的认知里,我认为这对于我而言:意味深长。
于是在汪峰的《光明》声中,我记下了这一段文字《突然的感动》。二十多年来,在陇中大地上,奉献了岁月年华的师范生,都还记得高加林、巧珍、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秀莲吗,这些栩栩如生的鲜活生命曾经陪伴我们度过多少个青葱的日日夜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