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究竟是什么》读书笔记
我们学习是为了定位自己,让你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有一个更大的背景框架,让你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晰。一个不学习的人,会牢牢的被控制在自己的认知空间里,拿着常识当知识,错误的做着每个决定。但一个学习的人,也应该讲究学习方法,万维钢老师这本《学习究竟是什么》中讲的学习方法都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这些方法更有可信度,值得我们去实践。
一、不相信“寓教于乐”
人要想在学习当中获益,最有效的方法是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度,不断地奖励自己,不断地总结自己又学到的东西。这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而重复练习一定不好玩。管用的方法都不好玩,一定是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相信“寓教于乐”,学习这件事永远都需要你的刻苦付出。所以你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做好最困难的准备。你必须为自己最喜欢的事付出最大的努力,如果你热爱学习,你一生势必要为此而奋斗。
二、构建成长型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的“思维模式”理论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固定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认为天赋就是全部,希望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得到成功,因为这是证明天赋的最好证明,于是这种人总是在证明自己现有的能力。而另外一种成长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是天才也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成功。他们欣赏天赋,但更崇尚努力。相信无论你的额能力有多强,努力才能激发你的能力,让你取得最终的成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重要的是我们要逐渐去学习维持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并邀请他一起加入我们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解决办法:一是考虑好你的目标,然后想想你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它。你能收集到什么信息?你能采取哪些措施让自己获得成功?二是,多反思,问问自己:我曾经从这件事中(或者我能从这件事中)学到什么?我怎么才能借此成长?保持这种想法,用它代替之前的想法。
三、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学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刻意练习要求你始终在“学习区”里学习,学习区=熟悉+意外,而这个最佳意外率是15.87%。学习特别理想的状态是85%的内容是你熟悉的,15%的内容对你来说是新的,这样的难度对你恰到好处。
那什么情况在学习区练习最有用呢?在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环境局面可控和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就越大;反正,如果在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局面负责多变、不可预测的时候,练习的作用就很小。
四、刻意练习的“3F原则”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掌握套路,持续性、有高度针对性的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所以,首先你要有极强的目的性,设定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然后把大目标拆分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你的练习。有了引导练习的目标以后,你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如果你在走神、你很放松,或者你只是在天真的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提高水平,那么你可能不会进步。这是3F原则中的第一个F:focus-专注。
3F原则中的第二个F:feedback-反馈,即时反馈是一个通过结果,对前面的操作进行校准的过程。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那反馈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他们的水平不一定比你水平高,关键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来看你。优秀的导师可以为你提供宝贵的反馈,这是你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的。此外,你还需要通过一些考试和测验来获得即时反馈。
3F原则中的第三个F:fix it-纠正。纠正优化,就是通过练习,保留有效的元素,改进无效的元素,形成反应习惯。做得好的地方,多练,让它变得更熟。有问题的地方,改完再练。
完成纠正优化,你的技术已经大有长进,但还没完。过一段时间,还要再重复同样的练习——专注,反馈,纠正。这就是最后一步,叫迭代。迭代的意思,是一轮接一轮地持续精进,每一轮的结果都再作为下一轮的起点。
杰出人物都是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五、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一,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忘记是为了更好的记住,不要天天复习,故意放几天,等到提取强度变弱了,再进行一次测试式的复习。
第二,在不同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同一个内容;增加学习的的随机性,在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环境上增加随机性。比如交叉着学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一门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要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相关知识;这就是刻意练习中的“反馈”,不测验就无法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第四,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新旧知识连在一起,熟悉+意外,知识才算真正的记在了大脑里。
六、书中学到的4了亮点
一是,“不”集中注意力。我们的注意力也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当我们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也必然要消耗自己的意志力。所以我们也要开启“默认模式网络”养养神,第一个办法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白日梦”,先找一个不需要费力的事情做,让大脑放松下来。然后不要想哪些负面的东西,主动去想点好玩的事。第二办法是小睡片刻,打个盹也能让你的精力更充沛。第三个办法是当你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假装自己是别人,换个视角去看待问题。
二是,更高级的使用思维导图。以前思维导图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整理读书笔记的工具。万维纲老师告诉我们思维导图本质上是思维的草稿图,它应该是一个思考工具,更高级的用法则是用思维导图来做决策和判断。现学现用,这次我就不再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而用它来搭建这个笔记的整个脉络。
三是,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那好的读书笔记应该包含哪四个方面:第一,清晰表达每一章的逻辑脉络;第二,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第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第四,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四是,看到一个人“无为”的状态。不刻意追求,不用意识掌控,好像特别放松地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让人感觉他毫不费力。他对生活有强烈的掌控感,无所畏惧、游刃有余、宠辱不惊。这种状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
总结
终身学习是一种修行,它需要你刻意练习。但刻意练习不好玩,你得有耐心和恒心去刻苦付出。在刻意练习之前,你需要构建自己的成长思维模式,寻找适合自己熟悉+意外的学习区。刻意练习中,要有极强的目的性,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获得即时反馈,持续地纠正优化和迭代。此外,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同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同一个内容,要经常参加测验,以及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
注意力是需要养的,休息时就开启“默认模式网络”,该放松就好好放松。思维导图不是一个整理和记忆的工具,它本质是一个思考的工具。在写读书笔记时,要做到:逻辑脉络清晰、抓书中亮点、有自己的心得、发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最后,希望自己能达到那种“无为”的状态,做任何事情都无所畏惧,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