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636年—1912年,1644年—1911年統治中國),是歷史上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統治者為出身滿洲的愛新覺羅氏。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曰大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稱帝。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由於鎮守山海關與統制關寧鐵騎的吳三桂與李自成談判失敗,吳三桂遂答應了多爾袞的條件、聯合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的農民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佈獨立。清帝溥儀於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覆亡。自入關以來,清朝共歷十帝,享國祚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歷史
後金王朝的建立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滿洲,即今中國東北。明朝洪武帝時,明朝欲壓抑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在滿洲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八旗制度隨即建立,而此時正是努爾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領。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倂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各地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拉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公佈名為「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關
該金罐製於清代,約為乾隆年間。現收藏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之史密森尼博物館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繼位。
1636年,皇太極在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極病死,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明崇禎帝自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同年(順治元年),多爾袞迎順治入關,於北京再次即位,並定都北京。清廷聯合了漢將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先後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軍和南明朝廷的軍隊。在清廷控制全中國的過程中,由於規定所有人必須剃髮易服,所以在中國各地遭到了漢族等各民族的武裝抵抗,尤其是江南一帶曾發生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殺江南抗清軍民事件。此外為了抗清,明朝遺臣鄭成功還在1661年攻下了當時正以台灣為殖民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做為他抗清的基地。
康(雍)乾盛世
清朝景德鎮的瓷器商號清初,為緩和階級和民族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同時,皇帝曾要求「永不加賦」,除和珅在位時期外,這基本上得以實現。
康熙帝8歲即位,享國達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間,擒鰲拜,掃除吳三桂等三藩之亂,平定台灣的明鄭政權、平定西蒙古準噶爾叛亂,打敗沙俄侵略,簽訂維護了黑龍江南北領土的《尼布楚條約》,並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等。康熙去世後,亟思振作的雍正帝即位,他以有效的辦法成功地打擊貪腐,整頓經濟,推行改土歸流,因平叛而納入青海省。繼位的乾隆帝則編纂《四庫全書》,建造圓明園,正式統一了天山南北(新疆)。至18世紀中葉,清朝經濟發展達一個歷史上的新高峰,人口也大大增加,史稱「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雍乾二帝由於出於統治威懾 ,屢興時人所詬病的文字獄。其中,有些很可能只是牽強附會,比如雍正去頭、清風不識字、滿壺、論清濁等,但統治者發現後均採取了嚴格的懲罰措施,而且涉及面往往很廣。後果是許多無辜的書籍為了安全也被統統燒掉。一般認為文字獄的盛行壓制了人民的思想。
也有一種歷史觀點認爲,所謂康乾盛世是戰亂後的經濟恢復,其經濟規模並為超過明朝末期。
近代時期
清朝從乾隆末年開始有衰落的現象,政日漸腐敗。繼位的嘉慶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趨保守和僵化。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由於清朝的禁煙政策,導致道光末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鴉片戰爭失敗後,繼位的咸豐帝所面對的時局是西方列強開始入侵,迫使清政府與其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根據這些條約,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時中國也自此逐步淪為半殖民與半封建的社會,主權受到嚴重損害。由於人民的負擔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其中規模最大的太平天國運動,甚至一度對清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挑戰。
為挽救自身命運並增強國力,清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遂展開了維新運動,試圖革新圖強,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自18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隨着洋務運動的開展,全國各地開始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修建新式學校、培訓技術人才;同時也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逐步改進清軍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方法。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成功消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之亂,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
至18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的一系列戰役中,清軍和法軍互有勝負。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並建成了近代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洋務運動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於時人多數未明當代的國際形勢,少數人的急迫性並無法改變多數官僚的舊思維,清朝的維新運動最終未達日本明治維新般的成效,結果導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並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隨後,由光緒帝親自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保守派的反對和政變而告流產。
19世紀末,中國國內的排外情緒開始高漲,結果引發了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以及隨後八國聯軍的入侵。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後,清朝開始推行「新政」,進行了包括建立新軍、廢除科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國發生了立憲與革命的改革路線之爭,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政府也答應實行君主立憲。不過,1911年5月組成的「責任內閣」中的大多數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結果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隨後紛紛宣佈獨立,清朝的統治開始瓦解。清帝於1912年退位,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結束。到1917年張勛又曾復辟清朝,但只持續了12天。
國旗與國歌
1888年後的大清國旗與中國歷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樣,清朝本來並無法定的國旗與國歌。近代以後,隨着清朝與西方國家的交往,清朝逐漸引入西方國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國旗與國歌。1888年(光緒十四年),清政府認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即俗稱的「黃龍旗」)為大清國旗。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清朝曾先後使用《普天樂》、《李中堂樂》、《頌龍旗》作為半官方國歌或代國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鞏金甌》為正式國歌,不過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鞏金甌》後來沒有流行開來。
清朝間的起義
據統計,整個清朝期間,起義時有發生,而且部分起義規模較大。其中較大的有:
1646-1683 東南鄭氏
1673-1681 三藩之亂
1786-1788 臺灣天地會 林爽文
1796-1805 白蓮教
1850-1864 太平天國
1852-1868 捻軍
1894-1911 興中會 同盟會 國民黨
1899-?? 義和團
另外蒙古、雲南、陝西甘肅等地的穆斯林和準格爾也多次發生起義。雖然波及不如上面那麼大,但是許多都持續了十幾年。
沒有起義的較長的時間有:
1698-1712 康熙
1806-1819 嘉慶
1828-1849 道光
1876-1893 光緒
總共四分之一於總體時間。
對外政策
清朝建立伊始,清政府為了禁止和截斷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與據守臺灣的鄭成功部的聯繫,以鞏固新朝的統治,曾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頒佈禁海令;並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2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頒佈「遷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貿易,這在相當程度上中止了明末以來海外貿易繁榮的局面。
1683年清朝攻佔臺灣後,康熙接受東南沿海官員請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開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許與西方貿易。康熙曾口諭大臣們:「除東洋外不許與他國貿易」,並說:「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而且此時日本的德川幕府為了防止中國產品對日本的衝擊,對與清朝的貿易採取嚴格的限制。因此,此時的海外貿易與明末相比,已經大為衰弱。
到了乾隆以後,清朝開始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有廣州開放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