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字羽,是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武将之一的英豪,也是年仅三十岁就创下千古流传的功绩却也在顶峰时期就折戟沉沙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
对于这位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评价的英雄,我的内心是崇拜的,然而却也为他一手好牌却打出“四面楚歌引雄心悲凉,自刎乌江以谢罪江东”的悲叹结局而感到深深惋惜。
一直以来,项羽多以多情的悲剧人物形象出现在戏剧、电视、电影、小说等文艺体裁上,比如最为有名的京剧《霸王别姬》:描述身边只有八百名壮士的项羽被百万汉军团团包围在垓下,悲叹自己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苍凉之时则更多刻画的却是项羽与虞姬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更甚者在某些网络小说作者的笔下,项羽则是一个为了爱情,为了美人而错失天下的多情男子,其实并不尽然,项羽与虞姬的情感故事或是臆想杜撰,或为夸张描写,但项羽的傲睨一世壮志豪情在《史记》中却早有记载。
《史记》中记载着,约二十一、二岁的项羽在第一次观看秦始皇出巡时就告诉一同观看的叔父项梁“彼可取而代也”这样的“狂妄之言”,你可以理解为“哪个年轻人不曾放过几句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这又算得了什么?”然而后来,他却在推翻秦朝的大大小小战役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用杰出的战术素养向世人证明“我项羽,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更是短短八年时间推翻秦朝暴政、征服各路诸侯、霸世称王、威震八方立下流传千古的不朽功绩。
按理说,这样一位深得将士爱戴的盖世英雄如何就走到了四面楚歌的绝望境地了呢?不得不说,这或许都是命运的安排吧,上天给人定了命运,定也会给予其与之相匹配的性格。
项羽的失败从其小时候的性格就可略观端倪,《史记》中记录“贵族出身的项羽年少时,他的叔父项梁就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习剑术,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却说:“写字,能够记下姓名就行,剑术,只能打败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打败万人的本事。”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开始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大意,又不肯深加研究了。”这种种细节便暴露了他性格中的浮燥气盛,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缺点。
所以说年少时的项羽因对自己“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威震吴中子弟的能力和气势有点过份且盲目的自信了,这也为他后来“援赵国,帐中鲁莽斩宋义”、“争天下,傲睨得志失韩信”、“鸿门宴,优柔寡断放刘邦”,“受挑拨,猜忌信谗弃范增”埋下了伏笔,就算最后四面楚歌无有后援,也在死前愤懑怒喊“是上天要灭我,而不是我用兵有错”来自我解脱。
《史记》中有段描述楚怀王因欣赏宋义智谋而任命其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部队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着急与宋义就“为什么不赶紧率兵渡黄河救援赵国”的一番理论中就能看到项羽在行军打战的战术谋略中还是有所欠缺的,宋义的“坐山观虎斗,静收渔翁利”之策明明是将自己军队的伤亡减到最小,利益获得最大的妙策,偏偏就说服不了自以为谋略超然的项羽,或许还激起了项羽心底那丝忌贤妒能的小偏执,造成“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看后真让人气愤无奈,行军途中与上官意见不统一是很正常的事,才能不如人家也不算什么,但遇到胸有才智的谋士不以礼相遇拢入麾下本就费解,竟还把人杀了,还要给人按个通敌叛国的污名,更甚者,派人追到齐国也要杀了宋义之子以斩草除根,这份斗筲之器的胸襟又怎能吸引天下有志英杰前来投奔呢?
但如一味说这位西楚霸王没有气量、心胸狭隘,心狠手毒也不尽然,不然为什么那么明显有意与其较高低争天下的刘邦赴会鸿门宴,这样一个我方为刀俎,他方为鱼肉的有利形势中,都能错失良机放虎归山酿成后患呢?
而且还出卖对方阵中“身在沛公军,心在楚王师”的曹无伤,这本是一颗好好应用定能发挥意想不到功效的暗棋呀,就这样被他卖了,使得“沛公至军中,立诛杀曹无伤”,这以后沛公军中谁即便有二心也不敢投诚他楚王师啊-
作为一个胸有天下的领袖人物,对自身能力无限的自信,对对手实力的不屑一顾,即无慧眼识英才的敏锐,也无有胸怀吸引容纳有志之士,还不能知人善用,听不进良言直谏,在这样的领袖引领下,真印证了“马背上打江山容易,彭城王殿中守江山难”啊。
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刚坐彭城王殿中分封天下,便迎诸王侯讨伐声四起,更逐步在四处镇压救火中形成楚汉相争的微妙局面”了。
直至最后,这位盖世英豪受困垓下,兵少粮尽,四面楚歌仍觉得自己空有一腔抱负不得施展是时运不济,造化弄人的结果,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过于盲目自信,即看不清他人,也看不清自己是多么的可悲、无奈和惋惜啊。
作为曾追随项羽却不得重用,辅助刘邦却打下天下创下奇功的淮阴候韩信曾对刘邦解析过项羽性格,总结起来就是:“虽英雄气概、万丈豪情,威震群臣,却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虽待人恭敬慈爱,爱护部下,良善义气,但等立下战功该加封晋爵时,却舍不得封功赏爵;虽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却对时势地形没有敏锐判断,建都彭城,即违背义帝约定,又不按功封赏,只将自己亲信分封为王,引得诸侯们愤愤不平,观其言学其行各自占据好地方自立为王,烽烟四起;虽怒恨秦王暴政,但项王军队所过之处,没有不摧残毁灭的,令天下百姓心有恐惧暗恨更无法真心归附,还分封秦朝三位降将为王,失去天下民心。
唉~叹兮,今天我们也只是站在前人早已方方面面分析的依据上去叹惜这位楚霸王的盖世丰功最后却功亏一篑,莫说楚霸王项羽这样的一代英豪了,我们普通人又有谁有能时时自审自省,即腹有自信又待人谦卑,即胸有乾坤又做事谨慎果断,还胸怀似海能纳百川呢?
唐太宗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一生,说长也不过百年,感谢父母赐于我们生命让我们用一生去感悟各种洗礼的真谛,也感谢许许多多的先辈留下这许多精典文献,可以让我们以前人得失为鉴而时时自省,哪怕我们只是平凡无奇的普通人也有必要在自己的人生空间里努力成长为优秀的个体,认清自己并非易事,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这一生努力去寻找、认识真正的自己,踏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