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3.4.30,记录前几天去蒙城学习交流的感触。
23-26四天,前往蒙城,也是应当地教育同仁们的邀请去学习和交流的,因为在4月中旬,当地的有些老师们也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交流学习,而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的,肯定是亲身经历了,所以这次的交流可以说是有一些想法和感触的,更多的可能是对自己的现状进行思考的。
听课后的自我思考
在我们本次交流中,我听了3节英语课(只是旁观者看课),1节是我的同事带来的,另外2节分别是陕西的老师和蒙城的老师带来的,从观课的角度看,三节课有很大差异,最根本的可能是教育理念上的不同。作为上海的老师,很早就开始进行单元化教学,在教学目标制定时,也是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思考的,可以说这种理念和国际接轨,也和新课标完全契合,因此当新课标来临时,我们其实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些还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老师而言,新课标真的是“全新”的课标。因此在观课时,不论从教案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落实、以及课后的说课反思,都完全不同。这让我一下子对过去几年苦苦挣扎着去理解怎么做单元设计有了新的理解。
在几年前,教研员就带着我们做聚焦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设计,还记得第一次交作业时,自己痛苦挣扎了很多天,才硬挤出了一份作业,这份作业既要体现单元的整体规划,还要重点突出计算思维的培养要点,这个超前的理念,在刚开始起步时非常艰难。难点还在于理解这个理念和核心素养背后的东西,因为上位的文件一般都是很抽象、很简单的,要将它们变成一个个具体的表现标准,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表现结合起来,这个理解的过程其实是需要很久很久的。但当我开始在每次内容中都使用这样的方法思考单元如何设计,思考单元的目标到底是给学生带来什么方面的提升,在知识之上还有哪些学科核心的素养可以渗透进去,这些问题不断地加入到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落实上。回过头来看,这个艰难的探索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个过程也证明了,真正的理解是深入、再深入,实践、再实践,反思、再反思的一个过程,而且很重要的是,不能着急,真正的理解,是剥洋葱,以为自己理解的时候,应该审视自己的理解是否到位了,因为很有可能这个理解的背后还存在着新的未知。
所以回过头看之前的学习和实践,是自己教学理念变化的过程,这种理念,是满足学生真正的成长需求的。
而什么样的方式是不符合的呢?听课时另两节课中学生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一切。
这其实带给我反思。在我的探究课上,我总是会看到有学生格外逆反地想要脱离课堂,也看着学生们很拘束地在课堂上活动,只有小部分同学因为有基础有兴趣而特别活跃,这其实并不是探究课所提倡的,也不是符合学生真正学习需求的,因此不仅是学生被课堂所限制,我也被课堂所限制,在恶性循环中让彼此产生更多的冲突,所以我也在思考,我该如何做好探究课的内容选择,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学习空间里激发自己,投入自己呢?目前我依旧很困惑,但是这个思考会让我在新的一学年的教学设计时,做一些新的调整。
自我发展的新思考
其实做老师的这几年,自己在尝试很多东西、做很多事情,刚开始教数学,我想把数学教好;后来教信息,我想把信息教好;后来做探究,我想把探究上好,每种课型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领域,我试图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共通,我可能找到了,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素养而非知识本身。但是换个角度,我还是没找到,因为这些共通其实都只是文件精神,我知道了,大概理解了,但是具体如何在课堂内、课堂外因地制宜地落实,还要落实地有特色,这个我没做到,也正处于一团乱中。
在我先前的计划中,我希望自己在学科领域扎实地先把每节课上好,把学生该学的技术学好,能把技术在生活中用用,然后再去踏足综合时间活动的领域,因为自己专业能力够了,才能更好地跨领域。这是我原本的想法,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不会一帆风顺,当我想要上好专业课时,综合课的课时挤满了我的时间,当我试图去进一步触摸综合课时,专业课的要求又逼得我转向,所以我就像钟摆左右晃动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这个过程也是蛮痛苦的,因为我需要兼顾,并且都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最后发现啥也没做个像样。
今年,恰好是我5年满,算是一个转折期吧,前5年我来者不拒,只要是活动或比赛,我不排斥的我都参与,在学科教学、教育教研、学校活动、科技比赛等等我都做了一些尝试,在尝试时,我抱着体验的心态进入,记录自己体验的结果,有些也在后来的教学中用到了,但是现在开始,我应该再想想,我想在什么地方深入挖掘,去深入体验“理解”的六大侧面,突破一个点。
但是还有一点我目前还很难改变,那就是我对时间的把握,领导提示我,不要太着急。确实在以往,我很急功近利,希望在很短的时间看到一些成果,但教育是种树,一年两年根本无法看到树的明显变化,只有时间的叠加会证明一切,我只需要用心地、耐心地、真心地去落实新理念新方法,其他的东西,就只需要静待花开即可。
所以,新的一年结束时,我需要好好思考,接下去我要积累些什么,我该尝试些什么,我要努力去突破些什么,这个可以等到暑假时,写一年心得时,再做一个规划。
现在,我正站在十字路口,人来人往的步伐踏着喜悦的收获之歌,而我却很紧张焦虑,焦虑别人的硕果累累而我却寥寥无几,紧张自己不知是否要和他们踏同一支歌。
但我最应该做的,是踏着小步为自己打节奏,问问自己,我在何处,我想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