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怀揣着依赖与懵懂,以刚毅和自傲示人,在这两年大学生活中,我见过了以前曾为见过的人和事,也做了许多喜欢的初尝试,了解了未曾了解的,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慢慢的也明白了自傲是多么的幼稚,懵懂是多么的真实,原来我的认知是那么的浅显,第一次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方面的上下差距可以这么大,在这两年时间里自认为不会后悔,没有浪费,这其中种种给予我很多,让我拥有了向下扎根的底蕴,和向上生长的勇气。可谓是经历颇多,收获颇丰。
通过大学环境的成长,思考感悟到了属于我的大学的意义,蔡元培先生曾说:所谓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我深以为然,但大学我认为更是可以让人沉淀的四年。我认为有三个心非常重要,自律心,责任心,好奇心。自律心,就是对自己的管理,明确方向,不要心浮气躁,被其他事情,或欲望或勾引或其他所偏离自己的路线。自律可以是身体的约束,也可以是思想的约束,责任心,对自我对家庭对社会,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好奇心,是对自我,对知识,对外界所了解和思考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有人有时是利益的,但是某些从利益出发获取的终究匮乏和短暂。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以单纯的孩提般的好奇心,去对身边对国家对世界越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越会充分和丰富的了解。世界就在那里,你不主动去了解他,他就无法接近你。我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距,有两点,一是知识差,二是容量。容量决定了解决方法,知识差决定就了解决思路。所以多多了解世界,就会在社会这个由人组成的圈子里如鱼得水般的自若。再大学就是思想的觉醒,对以前生命经历的一种回顾后的深刻与改革。从而达到思想转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希望每天都是新的自己,进步的自己。总之巩固根基,发展枝叶。达到一个内心繁荣的自我。
马克思哲学书里曾说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提高自己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化价值,社会价值的提升才是正确的实现经济基础的道路。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直到今天我才算是有所理解,对未来两年的,可以是对未来的展望,我希望我能带着好奇心一直学习下去,按照现在的发展方向前进的同时,我希望未来不是局限的,不是框架里的,应该是放宽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地苛刻自己,宽容自己。坚定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