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 ·王维《终南别业》
高中时我不知在哪里偶然看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时,非常喜欢,一度设置成我的QQ签名。在未经历练的少年眼中,这是多么浪漫的诗句啊,行走时要抵达最远的地方,要走到山穷水尽之处,就算是坐下歇息时,眼帘中也有云卷云舒,这是多么闲适的人生,多么悠然的态度啊。这短短两句诗中描写的那种境界,正是少年人向往的意境。
后来我到长安城读大学,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泡在图书馆中读书,有一次不经意间从一本泛黄的《王维诗选》中第一次读到完整的诗。那时再读,对诗中抒发的那种淡雅清远的境界感受更加深刻。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南山所作。“南山”就是今天的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古往今来无数隐士在那里隐居悟道。我在长安城读书时,还曾怀着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去山中探访。那真是一个适合遁世的地方啊,空谷幽兰,天垂四野,置身其间,仿佛整个灵魂也随之空旷辽远起来,相比昔日王维在这里隐居时,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吧,不然他怎么能写出这样淡泊的诗句来呢?
诗的首联交代成诗的背景,我们都知道王摩诘中年后喜欢参禅悟道,晚年时为了寻找一处适合静思的地方,王维选择隐居南山,澄心澈意。
颔联则告诉我们王维在南山隐居时闲适的生活状况,兴之所至,独来独往,饱览美景胜事,一派自得其乐。而颈联则是千古名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完全展现了王维隐居修道时那种闲适淡泊的心境。诗人随心所欲漫步远行,走着走着,前方是“水穷处”,似乎已经无景可赏,无路可行了,那怎么办呢?这时诗人的内心悠然自得,坐下观云,云起云落,云卷云舒,正如诗人此时的心境,清雅高远,自在无碍。
王维在诗坛素有“诗佛”的称号,他中年之后写的诗恬淡静谧,颇具禅意。
如果大家对佛教稍有了解的话一定知道,佛教中讲究悟,而要想开悟,首先是做到破我执,也就是去除“我”这个主体的存在,正所谓“坐而忘我”。佛教所倡导的“空”正是要求信徒们在历尽凡尘浊世之后,所要追求的“去除执念,放下自我”的境界。
王维的诗很好的阐释了“空”,这种空不完全等同于佛教的“四大皆空”的意义,更是一中抚平读者内心嘈杂的“空”,如果要说的话,更加近似于“空灵”。比如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些诗句都是还原自然本来面目的空,是极具性灵的静。
王摩诘的诗读起来浅显易懂,但是如果你细细品味的话,就会发现在这些诗句的简洁外表之下,却蕴含着值得反复回味的哲思,不同的年岁读来,自有不同的体悟。王维的诗,最适合渡尽劫波之后返璞归真的人来读,我也期待自己十年后重新读这首诗,能够从中得到更加深刻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