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上班时感觉不舒服?
你有没有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时感到吃力?
你有没有发现,职场中的自己很容易被当作工具人,当你没有做得又快又好,就会被质疑和否定。
你有没有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不由自主地拖延、逃避,而不是立刻解决?
不管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还是两性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系,糟糕的情绪总是一再让你心力交瘁?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可就是难以像那些优秀的人一样启动成长模式,是什么让自己内耗那么严重,丝毫看不到改变周遭境况的希望,沮丧感、无力感紧紧包裹着你,让你快要窒息,我们对工作、生活提不起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今年6月,毕业工作一两年的我,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我毕业于国内排名前列财经类大学金融专业,在银行做公司业务。这份工作专业对口,薪水也还可以,足够我在深圳这座一线城市租下一间带独立卫浴的公寓,并且通勤时间在半小时内,领导的能力和人品都没话说,那我为什么无法安心在这里继续工作下去呢?
因为我意识到——我喜欢的并不是这个专业。人怕入错行,错误不在于好坏,而在于不合适、不匹配。
我最喜欢的,是文字,包括阅读和写作。
那我有没有可能靠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养活自己呢?通过搜索与了解,我发现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自从产生了这个念头,我便无法将它从脑海中抹去。想它时它在闹海,让我心绪不宁。
我出生在西南某省的三四线城市,父母双双下岗失业,家境并不优渥,但幸运的是,家人都挺重视教育,于是顺利读完高中,准备升学。
当我拿到高考成绩,填报大学志愿时,考虑的是将来好就业的专业。
以我当时的认知水平,我没有能力认识到,所谓志愿,是指志向和愿望。
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愿和决心;
愿望,是指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不可否认,我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上的还是一所不错的大学,我的大学和专业也确实为我提供了顺畅的就业出路。
可是,工作以后,我才意识到,我一直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就业”指的是找到工作的难易程度。而好的工作,是符合一个人禀赋(也就是兴趣)的工作,只有兴趣,才能为一个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情,而找到兴趣,找到从事一生的事业(而非工作),需要一个人有认识自我的自觉,有自我剖析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承认自己当初选错了,并且敢于舍弃过往、重新来过的勇气,有这样的觉悟: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切选择皆有代价,后果应当也只能由自己承担。
逃避,永远是对生命的辜负。
所谓的奇迹,是等不来的,是选择而来,拼搏出来的。
当你选择去改写,那么你的未来就又是一张白纸,人生的蓝图,终究要靠你独自绘就。
种因待果,业里修身。
晴天雨天,坦然面对。
在一生的修行中,奋力拼搏,去栽种,去收获。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么一段话:
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
直面自己,直面惨淡的人生,需要极大的勇气,自负其责,做出正确的决定,才有可能迎难而上,走出困境,创造新生。
关注我,我会分享我的读与思,与我一起重置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