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几节我们讲过,我们可以把人脑比作一个操作系统。
很多人从未想过自己事实上是被,一个操作系统所左右,那个操作系统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很多人也从未有意识的思考过,那真相就是,很多人在被别人操作系统所左右。
举个简单例子就能看出来了,看看身边究竟有多少人,所谓的“行事原则”是这样的:
别人都是这么做的呀。
这样的行事原则这样的操作系统,事实上完全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被别人植入的,也不受他们自己控制。被设定成可以做什么就只能做什么,被设定成不能做什么就永远不能做什么。
那每个人的操作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如何把自己进化成一个具备自动进化能力的物种呢?
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内核层:概念与关联
外核层:价值观与方法论
表达层:实验与践行
概念:对事物的清楚认知,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他是什么?不是什么?它和什么很像?但在哪些地方完全不一样呢?它可以用在哪,不可以用在哪呢?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需要注意哪些?
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的依据很简单。
1.他的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2.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概念和关联,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其他部分都依赖于它们究竟有多清晰,多准确,多必要,进而,一些价值观会自然形成或自然进化。
先知道这个是什么哪个是什么,才能用这个知道的和哪个知道的进行比较。
而价值观就是:什么更重要?
价值观决定→选择促成→行动构成→命运,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实验与践行:
像科学方法一样是一个“实证”的过程。用实验与践行,检验我们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把好的留下来继续打磨,把不适合的去掉,这就是升级的过程。
若实验与践行的结果不尽人意,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法论与价值观。更进一步,为了纠正自己的价值观,改进自己的方法论,我们还要深入一步去审视大脑中存在的概念与关联,甚至需要重新定义他们,让他们更清晰、更准确、或者干脆抛弃一些已经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否则就无法从根本上完成升级。
第十节.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究竟是什么?
说到财富很多人想到一一一金钱,更深入点会想到一一一时间。最后会发现最宝贵的财富居然是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一一一注意力。
注意力和时间的区别在于时间不受你控制,而注意力理论上应该只受你控制。
在互联网早期“物流、钱流(支付)”不通畅,在互联网几乎只有一种商业模式,叫做:收割用户注意力,通过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把流量搞上去之后,开始投放广告,本质上不过是把大量的用户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再收割,然后打包卖给广告主。看电视也一样,在电视上随便看,全部免费。于是很多人就把注意力挪到电视上去了,那些人的注意力,也被集中大量廉价的收割,然后被打包出售。
笑来老师总结的注意力三大坑:
1.莫名其妙的凑热闹。
在现实世界就是街上的围观群众,在网络世界就是那种追热点看热点的闲人。这种现象也平常,毕竟有那么多的人没有什么正事可做,连书都不读,闲的要命,他们有大量,闲置的时间需要被杀掉,有大量闲置精力需要发泄,有大量闲置的好奇心需要满足!
2.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某个趋势火了,就心急火燎的去随大流去追这个趋势。可他们忘了,在任何一个大趋势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一批人早就准备好了,虽然不一定是特意准备的。
他们为什么会心急火燎呢?
因为那机会并不属于那些心急火燎的人,那其实那机会明明是属于那些有意无意已经准备好的人,很多人平日说的,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在这个时候就成了一句空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平日里从无积累。
3.为别人操碎了心。
时间需要被“杀”掉,一句话总结就是自己都是泥菩萨,连条河都过不去,还为别人操碎了心,真不知图个啥?
这三个大坑都会消耗你宝贵的注意力,同时让你没有任何产出。
注意力的另一个定义: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
最终,你只能同意这个结论。注意力是在任何地方都是挖掘价值的最基本工具。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就会进步。放在思考上,你的思维质量就会提升。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根本不可能产出价值的地方,那你宝贵的注意力就被消耗掉了,而你一点收获都没有。
每个人可能拥有的3种财富
* 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从起点来看,除非你继承,否则你的金钱数量不会很多。
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不少。但是时间绝对不受你支配,且不管你做什么,他都自顾自的流逝。
而注意力却不一样要多少就有多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理论上可以不受别人控制。
越是在人生早期下面公式越普世:
注意力>时间>金钱
如果你对自己未来的估值越高,上面的公式也就相差的越大。可能是倍数,也可能是数量级的,甚至是量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