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的多不一定有用,要不然怎会有话'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过读书自有读书的好处,不然又怎会有如此多的人热衷于读书。我读书不多,所以感触也不深,如同陶潜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大体上,我读书就为了书中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如果读起来不能激发我的兴趣或是故事本身不甚了了不知所云,我就会放弃此书另择一本重新来读。
虽然我读过的书不多,可若分门别类起来倒也是有不少。最喜欢的莫过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最耐读的莫过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最令人颓丧的莫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我何时迷上了读书,已经记不起来了。大概从初小订购课外刊物时就有那么一点好读书的苗头了,那是不经意的没有经过任何培养的小习惯。因为我并非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又是勤勤恳恳的农夫,所以年幼时的我几乎没有接触书的机会。其次,我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让我期待了解别人的经历和人生。接触书的机会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两点可能就是造成我后来读书止渴的原因。
过去我年幼不知事体,如今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关于道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有段父亲教育儿子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 : 读那么多书,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以后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还不能勇敢的相信它的话,那做人有什么意思啊!你要相信你的未来,是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决定的。
从书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然是可行的。不过书本毕竟不是生活,书本是死的,生活是活的。如何把死的书本读成活的生活,就要看读者各自的本领了。
长久以来,我都是在书中寻找那些细腻的情感。让我最念念不忘的一本小说,如今我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那是我初二的暑假去舅舅家玩,在他散乱堆放的书堆中发现的。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它在今天的书海中也许不值一提,可是它毕竟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言情小说。故事主线很简单,讲述一对男女从相识到相爱,再到男主患病女主不离不弃的故事。
这样简单的叙述使你完全看不出这本书有何感人之处,或者说这种爱情故事你已经看过不知几许所以已经麻木。不过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的描写还是很有感染力的。在读这本书时,我曾为男女主的悲惨遭遇感到心塞,也曾被女主为男主所做的一切感动落泪。
后来,读言情书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回归课堂居留故乡的我,只是读一读课本后推荐的书目。有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童年》……
儿时的回忆里有这些书籍相伴,如今想来真的是不虚人生此行。到了高中,学校附近就有书店。所以到了午休时间,我常常跑到书店里拣书看。直到店主人看我看到发了烦,我就买书回去自己在课间休息时看。
这个时期我对神话传说产生了兴趣,施瓦布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和陈中梅译的《伊利亚特》就成了我的伴手之物。英雄们在战场上拚命搏杀的场景总在我脑中浮现,我幻想自己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手持长矛身披甲胄立于行阵之间,创造属于自己的英雄事迹供后世传扬歌颂。
以上是我对读书经历的小结,以后还要有更多更好的读书体验才行。读书真不愧为一种无形的财富积累。有人说读过的书会随岁月的增长在记忆中模糊,而我想说,读书就像是每天必要的饮食,它终会消化吸收消失不见,但其养分已经流入你的体内,会为你提供力量并随着血液在你的生活中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