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
即学生时代特有的一些思维方式。
由于学生群体,往往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对社会的的认知也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所以在思维上,也存在一些局限和误区。
以下7个学生思维,看看你中了吗?
1.“只有xxxx,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想考研究生的学弟自己有些困惑,在就业和考研中间不知道该如何权衡,说要考研究生但是又很难静下心看书。
于是问为什么想考研究生。
回答是,只有考上了研究生才有出路啊,考上了研究生才有好的平台发展啊。
反问之,你觉得更好的平台是怎么样的?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吗?
又说不上来。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只有你好好学习,好好考上大学,才会有一个很好的将来。这种“只有...,才...”的思维方式,一直影响着我们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
“只有考上会计证,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只有读了好大学的人,才能去500强企业工作。”
“只有那些985的学生,才能申请外国的香港的学校。”
这些单一的线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自己的不自信,觉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资源。
其实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
不光成功的模样有千百种,连实现的路径也是五花八门的。没有读过大学成了百万富翁的大有人在,不再追求传统意义的社会地位和金钱价值的人也开始层出不穷,甚至,很多人在网上发一条视频,一夜爆红也能收入上千万。
现在信息开放程度很高,能低门槛做一些事情的机会也随着增加。成功与否,未来是否足够让自己满意的标准,应该还是跟自己想要什么有关系,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内心,有目标,方法正确,足够努力,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管走多久,总能到达。
2.进二三流大学,人生基本被注定
很多学生进了二三流学校之后,就开始变得消极沮丧,觉得自己将来不会再有很好的人生,内心也会变得自卑,觉得重点学校的学生,是更优秀的,高人一等的。
其实,人生的好坏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
用大的现象,代替个体特例,是忽略了自身的可能性。也许进了二三流大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你原定的人生轨迹,但是谁又能说这就注定了让人生变得更坏,毕竟,一辈子很长,谁也不能在走到终点以前断言这一生会很糟糕。人生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你想要什么,至少先要积极去尝试和争取。
3.专业课不行,上不上都不重要
A在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是万金油,什么都学,但又没有学的很深刻。当初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时候,她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学不到什么东西,将来也不好找工作,内心感到沮丧。
但因为学校查课严格,所以专业课就还是认真去听,反而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职场心理学,比如领导力和演讲力,比如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软文化培养。
毕业之后,她很快找到第一份工作,猎头。
猎头的工作需要跟很多企业中高层打交道,同时匹配到手上合适的客户资源。大学专业的积累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如何去衡量双方的需求,怎样去了解一个公司,对她来说那些知识框架,都是在学校就已经知道的东西。因此在工作中她上手很快,不久就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很多人觉得大学的专业课不够好,没有想象中大学那种氛围,学的东西也是很死板老套的,将来根本用不上,所以觉得上课也不重要。
学习新的学科,首先是培养你的逻辑思考能力。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擅长文科和擅长理科的人思考事情的方式和角度都会很不同,所以,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是可以帮助你在未来很多事情上,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也是在培养你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再下一次接触到新的知识时,你就能比别人更快地吸收,比如以后公司指派新的业务给你,学习能力强你会了解得更快。
很多人用,大学专业课不重要去逃课,在寝室打游戏,睡懒觉。其实是放纵了自己的懒和无节制。在你没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能有计划地实现之前,做好眼下手上的事情,总不会错的。
至少比虚度光阴强。
4.错把观点当成事实
进大学的时候我们都曾去听过一些学长学姐的意见,比如自己的专业将来要如何发展之类。
就常常会听到学长学姐说:
“这个证不错,值得去考一下。”
“那个专业不吃香,读研究生才有出路。”
“金融很难啊,数学英语都要学,比较麻烦。”
然后很多人就错把这些观点当成了事实。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评判标准都不同,可能学姐很不擅长数学,因此觉得某一专业难,而你正好数学是长项,说不定能学好这门功课。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把别人的主观评判,当成了事实,继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抉择。在做一项决定的时候,某一事情是否值得去尝试,某学科值不值得学习,还是应该问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是怎样的。
5.别人的帮助是应该的
很多学生,动辄就喜欢问,这个事情要怎么做,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包办了大部分事情,就变得很懒。做事情之前自己不会先动脑筋尝试去解决,总等着别人来帮忙。
所以刚进入职场时,不会去思考,自己工作需要什么技能,要怎么去努力。显得非常被动。觉得作为一个新人,前辈来教是应该的,但是大部分时间,别人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碰到很有耐心的前辈,算是福气大。但也不是时时会有人来管你怎么做事情。
但未来要不要有好的发展还是看你自己,所以尽早独立还是挺重要的。
6.因果混乱
“我想进xx行业,是不是要考证书?那些有这个证书的人好像才有比较好的收入。”
我们常常忽略,事情的因果究竟是如何。
那些薪水不错的人,不是因为考了证而有好的工作机会,薪水可观。而是他们足够努力上进,有计划,执行力强,为他们在工作上带来了不错的突破。
每个人都有争取某一工作机会的权利。但究竟能否在工作中做出好的成绩,还是看个人的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和不断付出,所以决计不是一个证,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的。
7.免费是好的
听到“免费”这个词,很多人就会心动,觉得免费的就是好的。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
现在市面上的免费,大多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而做出的噱头。
我们在享受这种免费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过,自己为这种免费其实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时间”和“精力。”
学生群体没有经济来源,却又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进入社会之后,每天固定八个小时在公司,还要除去上下班交通,家务处理的时间,能够用来做想做的事情的时间相对学生时代,少了许多,到那个时候,时间开始变得很宝贵。
工作的压力增大,开始有更多的事情奥顾虑,精力也开始下降。
二十出头是正好年纪,还是应该把时间精力好好利用起来,做一些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