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金色的脚印》反思
今天教授了日本作家椋鸠十的《金色的脚印》,上完后,感觉有点小成就,遂写本篇以示纪念。这篇文章相当于一篇小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内容生动有趣。上课伊始,结合目标,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练习,思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三分钟定时,大半已经读完,一小部分正在习惯性地做着批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的意见就不统一了,有的认为老狐狸是主要人物,有人认为小狐狸是主要人物,还有部分认为里面的小男孩正太郎是主要人物。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用自己的理由说服大家,孩子们进行了热闹的争辩,有人说:“我认为本文全部以正太郎的视角来写的,就是写了正太郎看到、参与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正太郎是主要人物。”另一个立刻反驳:“老师,文章是从小狐狸被抓开始写的,一直到小狐狸被放出来,它贯穿了整篇文章,所以它才是主要人物。”这个还没坐下,下一个又立刻站起,似乎在宣布主权似的,迫不及待地倒起了豆子:“老师,课题是《金色的脚印》,谁的脚印?老狐狸的,所以,老狐狸才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教室里一时无语,接着我问:“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老狐狸救小狐狸,老狐狸就正太郎。”“是呀,那谁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老狐狸。”这次答案倒是统一了,看来是明白了。
接着,我让孩子精读课文,思考,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几件事?边读课文,边批注小标题。两分钟的跳读后,孩子们基本了解了这几件事,但是不敢轻易批注小标题,那就起来交流,孩子们总体归纳为:为救孩子引走大狗,给孩子喂奶,躲在地板下陪伴孩子。我不太满意,接着引导:“为救孩子引走大狗,在三十六计中------?”孩子们立刻了悟,大声回答:“调虎离山.”个别的孩子还神补了一句:“不是调虎离山,是调狗离窝。”大家笑作一片。这时,我灵感一现,拿起粉笔写上了:“孩子被抓母不弃,调虎离山施妙计。”孩子们的嘴巴立刻变成了“O”形,看着他们那崇拜的小眼神,心里莫名的小得意。接着交流,后面那几件事能用这种方法概括吗?刚才林立的小手突然就不见了,我知道,他们在思考。这样思考的时光也是很美好的。最后,我们经过不断地修改,拟定了下一句“舐犊情深何忍别?”接着交流的时候,孩子们思维就打开了,我们还拟出来“地下造窝相陪伴”,但是觉得陪伴似乎不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突出不了那种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将自己置于险境,于是我们就将这一句改为“地下造窝险相伴”。一首七言绝句就能高度概括故事情节,而且也带着孩子们学习了炼字,其乐融融。
这节课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品味,课文分析到最后,一个孩子竟然能抓住“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的瘦了”来分析,孩子说这一句可以看出老狐狸的慈母情深。借助这个契机,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两句对小狐狸外形变化的描写,孩子们通过对比发现:小狐狸开始不吃不喝,结果还长大了。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老狐狸趁着大狗不在家,赶紧出来喂奶、老狐狸弄点吃的,舍不得吃,赶紧送到小狐狸跟前。
接着启发孩子:那老狐狸有吃的吗?当然没有,躲在地板下,除了老鼠,估计很难找到食物。老狐狸这种母爱顿时就升华了。那么,文章中还有这样的相互照应的句子没?孩子们很快找出来了关于铁链描写的句子。这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也很值得学习。
最后让孩子们填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孩子们的词语就比较丰富了,有情有义,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智商高,聪明机灵……正是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更敢于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通过编诗词概括文章内容,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另一种概括课文的方法,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