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格言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记述古代社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后以“穷则思变”表示事情到行不通时,就要考虑变更新办法。文中说:“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里的“穷”本指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终结,谓老路走不通了,就要创新,闯出一条新路来。现在则多用为贫穷的穷,是说既然已经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自己的国家仍然那么贫穷,就要思变革,思进取;用前几年曾十分流行的话说就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希望。”
事物发展到了穷尽的地步,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往往就是变化的先兆,常常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这似乎暗示着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其发展已经到了穷尽的边缘,不管你“思”或“不思”,它都注定会发生某种变化。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这种必然性。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告诫说:“如或以其贬黜,便谓奸凶,恒处防闲之中,长从摈弃之例,则是悔过者无由自补,蕴才者终不见伸。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含凄贪乱,或起于兹。”意思是统治者要懂得给人出路,把人逼到无路可走,就必然生变。前几年埃及小贩的故事,庶几可为镜鉴。
现在,我们所说的穷由“穷尽”的穷,变成了“贫穷”的穷,是词义的窄化或特殊化。这个意义上的穷,却要求我们求新思变。没有求新思变的精神,总是安贫乐道,恐怕好日子永远不会到来,常言所说的“幸福不会从天降”“天上不会掉馅饼”就揭示了这个朴素的真理。
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无疑是远远不够的。有道是,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早在三千多年前,《易经》里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豪言壮语,商汤则在自己经常使用的澡盆上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座右铭。我们遥远的先人,在那个世事的变化还很缓慢的时代,就能够有这种与时俱进、日新又新的观念,在形势突变、世事纷繁的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为陈规陋习所困扰,为陈腐观念所禁锢而不去创造新的辉煌呢?!
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含有谦恭奋发之意。“厚”是大地的特点,大地因其厚实而能承载万物;“强”是天道的本质,宇宙因其强壮而运行不息。
美哉斯言,壮哉此行。
不知当年的清华,如今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