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为什么读,也就是读书的意义。
读书有什么用?
当然,这是功利的问题,似乎要有赤裸裸的回报才肯读书。
对于功利的问题,其实也有功利的回应。
读书当然有用,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要啥有啥,这是功利的回答。
其实,读书真不见得有用,或者说读书未必能马上变现。
但读书的意义很多,比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我们还可以用三个比喻来谈谈读书的意义。
第一个,读书就像存钱。读书有什么用?读书就像赚到了几枚铜钱,然后揣兜里,时间长了你就忘了你有这个钱,但是其实它一直在,在将来某一天想用的时候,也还能找出来。
第二个,读书就像长身体。你吃了很多饭,但是可能忘了吃过什么饭,但是我们都可以确定,吃饭所吸收的那些营养都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了你的血液和骨骼。
第三个,读书就像美容。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所以三毛女士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我们见的人多了,也会感觉有的人像书,百读不厌,魅力无穷;有的人像纸,一眼看透,俗不可耐。
所以,读书的根本意义其实不在于经世致用,而是明心见性,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生活,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给你一套思维体系,可以给你一副国际视野,可以给你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自己,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生活。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读书明理”以后,“智慧”和“智识”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二、读书的选择
说完为什么读书,再说读什么,也就是读书的选择。
读书必须要有选择,因为人生苦短。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人生那么短暂,知识浩如烟海,穷经皓首让很多人望而生畏,那我们就必须学会选择。
如果说读书已经是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下一步的问题就是读什么?
我们用三个关键词,来说说读书的选择问题。
第一个关键词,兴趣。读书最大的动力是兴趣,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因为读书是私人的体验,是为了身心放松,是为了享受孤独,是为了过程愉悦,是为了让你觉得沉默是一件安心的事。读书没有高低贵贱,因此书目的选择尽可以随心所欲,放开眼光,不要觉得白话就低贱,文言就高级,诗词就阳春白雪,小说就下里巴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读书是不是一定要读经典?不见得。
牛不喝水强按头,效果不见得好。我们永远要遵循本心,如果你觉得经典读起来很好,那自然最好。如果读了好几遍,死活就是读不进去,不妨先放一放,不要将你对经典不多的好感如此快的消耗掉。
其实,我们这么多年来求学读书最悲哀的后果,就是我们失去了对于知识的兴趣,找不到求索的乐趣,其实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物理化学,都应该是有趣的和引人入胜的。
第二个关键词,实用。读书还可以从实用角度出发,用到什么,就读什么。
既然书到用时方恨少,何不用到之时赶紧读?临时抱佛脚,如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何况这时正好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饥渴状态,读书更容易投入和坚持。
比如关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书。如果正好有出国做交换生的机会,就需要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有现实的需求和压力,正好乘势而上,赶紧补课,就可以读中西文化对比或者跨文化交际的书籍;如果看美剧遇到了看不懂或者读不通的情况,对于关于影视剧中宗教的问题和冲突不能理解等等,就需要了解宗教的由来和发展变化;如果到国外旅游,就可以进补有关国家和地区文明发展脉络的书籍等等。总之,心中有疑,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有了读书的动力,也能够在读书的时候发现问题和寻找结论,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比如关于传统的书。当下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世界,资源的拥有量极大丰富,信息垄断已经早已不可能。我们的同学也经常会把中国和世界、中国和西方、中国和日本等等进行比较,看看人家,再看看我们。但是,在我们进行比较之前,必须先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要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要有自己的圆心,才可以另一条腿迈出去画成一个完满的圆,不然只能是邯郸学步。如果你不能用用几个字概括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如果你不能概括诸子百家的核心关键词,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西方重个人、东方重集体、西方重规则,东方重权威,如果你不知道结婚为什么叫结婚,入伍为什么叫入伍,如果你并不确信自己答案的准确性,我们就需要读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
比如关于工作的书。我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都有学习和进修的需要,也有亟待提升的领域,这也就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选择和方向。比如从事新媒体工作,就可以读些传播学和大众心理学的书,比如从事办公室工作,就可以读些公文写作的书和人际沟通的书,比如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就可以读一些演讲与口才的书,等等等等。
总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缺什么,补什么,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三个关键词,经典。经典是历史的沉淀,是时间的选择,是大众的方向。
重新回到经典的问题,经典并不一定要读,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经典著作,经历了时代的检验和前人的评判,在等着我们光顾,从中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宝藏。
为什么最好读经典?一是因为经典很靠谱,二是因为经典很重要。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被评价了很多年,与经受批判时间较少的书籍相比,有价值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可以少走些弯路,也可以节约有限的精力去了解更大的世界,去建立更多的功业。
另外,经典很重要。经典著作在岁月的流逝中往往已经变成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是理解和了解社会万象的钥匙。金克木先生说,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总有些书是其他书的“源头”,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
三、读书的方法
想读书,有书读,还要有方法。
读书有方法,因为书也分很多种,不见得每一本书都值得细细咀嚼,反复揣摩。读书有精读和泛读之分,有的可以浅尝辄止,有的需要吟咏诵读,有的需要反复推敲。培根也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读书有方法,因为还有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古人读书有“三上”。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这样可以化整为零,利用点滴零碎时间时时处处读书。时过境迁,虽然衣食住行环境已经日新月异,读书之法依然异曲同工,今天也有枕上,如今厕上有马桶,比之过去的卫生环境有大有改善;古人有马上,如果则有车上,可以乘坐地铁安静读书,也可以开车听书,读书时时处处。
读书有方法,不能只是读,还要做笔记,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灵感是转瞬即逝的,对于知识的体悟也是一闪而过的。在读一段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跟自己的生活相对照,很可能跟自己的经历相契合,在阅读体验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自己体系,形成自己观念的,要记下来;能够纠正自己偏颇的观点和知识体系的,也要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性总是靠不住的,还是要靠白纸黑字记录那些有价值的灵感点滴。思考记录的过程,既是跟作者的有效互动,也是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激活旧有储备,形成更新观点。曾国藩也说,阅读是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
黄庭坚和苏轼聊天时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如今,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书更加可以让那些散落的知识点内容成你的,串起珍珠,成为你的独特魅力,改变你的容颜气质。
转载自徐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