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踏上了广州这片土地。
本来此行充满悬念。年底工作较忙,总有干不完的活,对于领导是否放人心里也没底。昨天早上趁着院长交代工作的间隙,把培训通知拿给他看。
他翻了一下,问培训几天。我跟他说:“包括星期六、日五天。”他勉强地回道:“如果工作安排得过来,想去就去吧。”
院长的一句话使广州之行出现了转机。于是,把工作交接好,跟组长和小妹说两句好话,就开溜了。
本来以为不是假期旅游和学生潮出行高峰,高铁或火车票应该不难买。哪知去到售票处一问,17号早上没票了,下午才有。
下午培训就开始,坐火车要6个多小时,高铁要3个多小时,这两种方式显然不是首选。
只能坐大巴了。哪知早上4点多天公不作美,滴滴溚嗒下起了雨。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整个晚上睡得不是很沉。五点被闹钟叫醒,起床冼漱,盛粥纳凉,收拾东西,吃完粥雨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6点,不能再拖了。只能拖着箱子撑着雨伞出门坐车。找到一个有正规发票的中介,等到6点半上车。
因时间比较早,断断续续上了十多个乘客,车便开上了林霖高速。
车窗外的雨浠浠沥沥敲打着窗玻璃,车内的人满脸睡意,各自眯眼补觉。
我围上披风,两眼一眯也打起盹来。
7点多家里人打电话来,车渐行渐远,一切琐事都抛到脑后。暂且为自己偷闲几天,放松一下。
11点车驶下高速,进入广州。
透过车窗外看来来往往的车流,竟有点小兴奋。
我跟朋友说家里的车也多,楼也高。为什么在广州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高耸的建筑物,会有不同的感受?是不是自己太low了。
他回答我说,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十足的趋炎附势,干脆说我少見多怪我还觉得真实。
或许是在一个地方长期呆腻了,突然来到一个似曾相似的地方有一种久违的新鲜感。
在赤岗下车,天生的路痴,分不清东南西北。问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妇女坐地铁往哪个方向,她没好气地跟我随手一指。道声谢后拖着拉杆箱撑着伞找地铁口,走了1千米左右还找不到,觉得可能走反了。
逐问迎面走来一面善的女孩子,她微笑着跟我说在前面。于是原路返回,到地铁口时比较隐蔽,女孩还友善地提醒说到了,她传递给我的是如沐春风的好感。
人的素质和教养,全然体现在一言一行里。
我自认为自己这一生与广州是有缘的。
95-97在广州龙洞读了两年的中专,放学后时常和同学翻墙进入华南植物园散步。
休息日会和同学结伴去北京路或上下九步行街游玩。
广州,留下了我青春岁月的痕迹。
而中大,更是我实现梦想的摇篮。虽然我没考上大学。但工作之后我接连参加了中大主办的大专和本科法律专业的自考。
进入统计领域后,省统计局又把中大岭院定为高统人每年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
机缘巧合下,我得以迈进中大,漫步在绿荫林里体会笃行、明辨、慎思、审问、博学的中大精神。
很喜欢这仿佛与世隔绝的氛围。接下来会在这里接受教授们为期五天的高级统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好好接受知识的熏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