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者,兵之助也。”是《地形篇》中的核心内容,强调了作战时,双方实力固然重要,地形因素也不容忽视,它是用兵作战的一个重要力量。延伸开来,于经商,于教育,于生活,都有启示意义。
一、研究地形原则,化弊为利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作为将帅,对于这六种地形,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这是最重要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根据“险厄远近”的不同,机智灵活掌握相应的战术,利用地形的原则,化弊为利,为打胜仗做准备。
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指挥官曹刿就是一个重调查研究的军事家,长勺在鲁国境内,对鲁国来说,地形地物熟悉,便于得到人力物资供给,在士气上也利于鲁国向有利方面转化。在作战中,曹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带领士兵一举获胜,成就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争传奇。
战争中的地形,也可以应用在多种行业领域中,成为获利制胜的法宝,如餐饮业,地址选在繁华闹市固然好,人流量大,客源多,但人多为患,对于那些重氛围,爱清静的顾客来说,自不会是首选。中国自古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那些有智慧的商家总会巧借地利的策略,在特色上下功夫,别出心裁地打造自己的靓点,或建筑风格古色古香,或菜品菜味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曲径通幽、温馨美好的感觉。
李镇西老师曾专门著文介绍了一所小学,范家小学,典型的农村特色,学校不大,学生不多,但就是这样一所大山里的普通农村小学却让李镇西老师有了进入美国课堂和丹麦课堂的感觉。因为这里的孩子拥有城里孩子没有的资源,他们的自然与乡土课程搞得有声有色;因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更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状态,他能保证每一个孩子不近视,每一个孩子都愿意上学,快乐学习。范家小学就是中国教育的村庄,如今,有很多城里的孩子都愿意不远千里到这儿来上学了。“这所学校很小,只有几亩地,这所学校也很大,因为周围的山山水水整个大自然都是校园。”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范家小学的评价。
以此为鉴,现在的农村学校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转变思路,依据自身地形特点,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开发特色课程,有自己的思考定位和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给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拥有“仁爱”之心,严慈相济
《地形篇》里还提到了将领既要关心爱护士卒,“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但又不能过分宽松,以免误入“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的窘境。这和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一致的。
新时代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有仁爱之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更要严慈相济。有的老师过于严厉,管理过于死板,不得学生之心,高压之下就容易出问题。有的老师过于慈爱,导致学生没有了敬畏之心,也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个班主任带班,学生只听班主任的话,只做到了在班主任的课堂上不违纪,而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关系搞不好,让老师们苦不堪言,这样的班主任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一个班主任在自己班的学生和其他班孩子起冲突时,只袒护自己的学生,这样的爱也是狭隘的,对学生成长无益。
真正有“仁爱之心”的老师应该做到宏观上严格有度,慈爱有界;微观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境而异;整体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让爱智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三、知晓“天地人”法,胜无穷也
知天知地,知彼知己,《地形篇》中对于四知更侧重于知地,知己,对于将领而言,“知己”的关键是清楚自己的弱项,极力避免“六败”。“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这六败的出现,究其缘由,“非天之灾,乃将之过也。”是将领用兵不当,治兵出现重大失误造成的。本篇对将帅的政治品格提出了一个重要标准,即“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这让我想起了《曹刿论战》一文,长勺之战“公与之乘”,说明了鲁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器重。在指挥战斗中,鲁庄公急于抢先攻击,曹刿制止道:“未可。”直至齐军三鼓之后,军士勇气衰竭,他才表示:“可矣。”鲁军一鼓作气挫败了齐军。在追击的问题上,曹刿又制止了庄公的鲁莽,待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的轨迹、登轼瞭望齐军旗靡之后,才果断表示:“可矣。”曹刿真正做到了“知地,知彼,知己”抓住了这种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得胜。如果他只愚忠于国君,顺从于他的号令,恐怕此战的结果就要改写,这才是一个真正爱国的将领。
一个好的将军,不是非要展示自己有多么强壮,而是要能激发士兵最大的战斗潜能。一个好的老师,不是非要展示自己有多么有才,而是要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成长动力。这就涉及到了“教”与“学”的关系转化,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唤醒学生内驱力,以及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问题。
作为教育者,我们平常确实需要打开心扉,走出教育看教育,多读一些其它领域的书,多接触其它领域的人和事,然后再反观教育,天地人,法自然,相契相通,合而为一,感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