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 时尚应用》研习会心得感悟

      感谢廖复阳老师组织的一次对传统文化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今日参加的研习会,我想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很宝贵、很重要的一课。

        廖老师以“知识技能很重要,但文化更重要”开始了我们今天的研讨。人活的意义是需要物质,物质很重要,但精神一定是超越物质的。

      今天的这个道场是我没有去想象过的形式,曾想今天的交流会是很严肃的,却不曾想体验感确实那么的轻松愉悦。因为我们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而不是像往常一样被要求被安排参加的,让我真正体会到“千金难买我愿意”这句话。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有几个人能说见底的话,能深度交流。现状都是点赞的人多,喜欢听好话的人多,就连我们的孩子说了真话,我们还要批评、指责,让人如何说真话、做诚实的人呢?

      廖老师说:有文化的人能够正确的生活,是越活越幸福、越活越想活、越活越有价值。可我们常常觉得,小时候很快乐,长大了就不快乐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活正确,背道而驰。所以应该要自醒,我们平常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我们聊到《诗经》这个话题,我原以为《诗经》不适合幼儿园孩子学习背诵,因为那都是爱情和打仗,殊不知这是自己的无知之举。《诗经》里的内容不仅仅是爱情,也不仅仅是征战沙场,要知道带兵打仗是“忠”,而忠是大孝,家是小孝。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和爱国情怀。马主席还提到,可以多了解《诗经》里面的植物学、动物学,然后带孩子们到大自然去链接,可以用案例衔接融入分享给孩子。

      老人不讲古,后生很离谱。小的时候听爷爷常说,让我们要勤俭持家、孝亲、尊师,那会儿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说的次数多了,便记在了心里。现如今才知道孝亲和尊师才是教育的根和本。要做父母放心的孩子,妈妈开心的事就做,妈妈不开心的事情就不做,虽然没有直白说孝,其实敬和孝就在里面了。

        廖老师说:要和具体的事情产生链接,否则就活在概念里。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从吃饭、睡觉开始。如:乱吃东西、熬夜、情绪(怨恨恼怒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却常常毁伤,属大不孝。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反观自己是否都做到了呢?每个人都朗朗上口的诗句“粒粒皆辛苦”,大家都知道,可是每次吃完饭,碗里干净吗?所以我们自己要提升清醒度和觉知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友好,却对朋友、同事很友好,这仅仅是表相。孝经有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最后,行为才是检验信念的标准。不要做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人。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孩子,管理好别人。想要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低层次的路很拥挤,而向上的路从来都不拥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最高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