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带着小宝去兴趣班的路上,他在电车后面坐着,我俩边走边聊天。
小宝说:妈妈,我给你说,楼下的有个爷爷可贱。
我一听“贱”这个字,顿时想生气,作为一个教师,我自己从不这样说话,而且绝不允许孩子这样说话。
如果照我以前的反应模式,我会直接批评教育他,这个字是脏字,太难听了,不能说这么不文明的话语,更何况是说爷爷呢……。(如果我说一大堆,也许孩子就不会继续说了,我就不能了解的事情的真相了)
但我今天尝试慢下来,不带情绪的,怀着好奇之心问小宝:你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小宝换了一种方式表达:楼下有个爷爷可讨厌人。现在我听明白了,他把讨厌说成了贱。
我接着问:他怎样讨厌人了?(说话时始终情绪稳定,没有释放任何不良的包子味)
然后小宝就说了一个很具体的事情,而且是楼下的爷爷冤枉他们了,并且骂他们几个是小兔崽子。
我说:我听明白了,原来爷爷冤枉你们 并骂你们了,所以你心里不舒服,这个爷爷就是可讨厌,妈妈听了心里也觉得不舒服,就算孩子做错事儿了,可以直接指出,没有必要去骂孩子呀。(与孩子站在一起)
小宝说:嗯,就是的。
然后他接着又说:哪个小朋友也可讨厌人。(这个时候他不再说贱了)
等我俩把这个小朋友的事聊完。我就很认真的告诉小宝,如果一个人让你感觉到很讨厌,你就用讨厌来形容他,不要说贱这个字,特别难听,是个脏字,而且别人听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你要具体的表达。
整个过程我可能对孩子有说教,但没有批评和指责,因为他才是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他可能是用词不当,他不是故意说脏话,他甚至不知道贱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也不能反应过度,我要了解事实真相,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我再次验证教育孩子的路上也好,给别人说话也好,一定要慢下来,别着急 ,让大脑反应一下再说话,不要让你的语速超过大脑的反应速度。
20220708叶雪白每日一省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