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和传承

我的父母都是很传统的人。

儿媳妇娶进门之后,他们始终恪守着当公婆的准则,尽心的帮衬着。对于姐姐让他们去小住一段时间的提议也要考虑很久,最后还是以孙子无人照顾拒绝了。

其实小朋友已经十岁了,并不需要他们的照顾,但是他们却害怕别人说闲话,说他们不帮儿媳照顾孙子,倒去给女儿照顾外孙了。

看,这种时候,儿子和女儿,他们总是分的很清楚。

初始,我也是埋怨的,对于他们的行为很不理解,自己的女儿家为什么不能去呢,况且大家都很希望他们能去散散心。

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力维护着一个家庭的和睦。

唉!我那倔犟的父母啊,什么时候才能为自己活一次呢?

父母出生在60年代。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

这种思想或许和当时的生存条件有关:男孩比女孩力气更大,能干更多的农活。人们的天然本能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

这种思想伴随着他们直到结婚,有了第一个女儿。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进城务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新的思潮和经济形式冲击着他们。慢慢地,也开始设身处地的为女儿考虑了更多。

新旧思想的碰撞使得他们很矛盾:他们对每个子女,不论男女,都寄予厚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供我们上学。但是也绝不会把家传的东西给女孩,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只有男孩才能继承……

这便是父母的挣扎和传承,而我继承了他们倔犟的秉性。

而我又会传承什么呢?如何让原生家庭的痛不再复刻到我的孩子身上,这是我的挣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