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工作哲学-《深度工作》

【原文】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超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削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选定属于你自己适合方式的深度哲学。

深度工作的几种哲学方式,第一种禁欲主义哲学,第二种双峰主义哲学,第三种节奏哲学,第四种记者哲学。

来源:《深度工作》P82等

【核心概念解读】

我理解的深度工作就是专注于较难的工作并持续一段时间,不被外界打扰。

但目前的现实情况下,全球互联,万物互联带来这种深度工作越来越难以实现。

但深度工作对于聚焦和深度的探索以及高质量的产出又是必不可少的。

怎么破呢?怎么选择?

在书中提出了四种深度工作的哲学,总有一款更加适合你:就在生命中奉行向隐居一样的禁欲主义,抑或脱离一阵相当于古代闭关修炼的双峰主义,再者一周一天奉行有规律有节奏的节奏主义,再者那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一启动就进入心流状态的记者主义。

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个人体验】

说实话,长期的避世我一定是没法实现的,自己本身就是个俗人。

但又希望能够一段时间抽离出来,比如短期的灵修都是看见人家这么做,心向往之。也考虑过双城生活,现在交通这么的发达,周末带着家人去另外一个城市体验不同的文化,又或者周末就近我家附近的秦岭,带着孩子跟大自然亲近,呼吸新鲜的空气,远离电子产品。

但这些想归想,疫情啊什么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去实现。

倒是节奏哲学,我觉得对于我的深度工作最有可能实现和最适合目前的状况。尤其是早上的时间,目前是六点半起来,routine 做完后就练字,写效率手册,看看丁香园的公众号7点15叫娃娃起床。有一段不被任何人打扰的时间,但却做了肤浅事情,遗憾遗憾,要调整一下!

【行为指引】

我想将起床时间再提前半小时,从6点半挪到6点。不去做肤浅的练字和写效率手册了,而是将最想做的专业文献阅读放在早上不受打扰的1个小时来做。

说干就干,今天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