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已经很久都没有码字了,不码字的时候,我在读小说,看电影,追日剧,或者听着有声书发呆。
这都是一些知晓别人生活的方式。
当自己的生活变成一种既有模式之后,便需要去发现,一些不一样。很多写作者都是无保留的,他们愿意把自己拆开,展露在别人的面前,把自己的秘密说给别人听。
哦,或许说出来的不能再被称为秘密,但却不能否认那是贝壳里的珍珠,还未张开那两片硬壳之前,那里面是砂砾,不断的在硬壳之间纠缠,血肉模糊之后才成为发亮的珍珠。
大家都喜欢珍珠,不喜欢砂砾,所以贝壳只有珍珠成型之后,才会张开。
我也很久没有写日记了,于我而言这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可以被记录的必要,过去的一天,可能就此过去了。
写日记这种行为,其实是对于过去而言,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它可以让你想起一些真实的,只属于你一个人的东西。
短暂的遗忘和迅速的记起,这是文字对于自己而言的魅力。
迄今,我写的时间其实很短,之前不过是一些记录,现在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做出汇总,但这个过程很痛苦,我发觉到,原本我自以为是的知晓,不过是一些碎片化的东西。
就像高中的时候写应试作文,只需要背固定的三段格式,以几句有些励志的名人名言做开头结尾,然后举几个自己都不知道是否真实的案例,久而久之,便觉得这件事情,就是那个人物。
其实,爱迪生除了电灯,还有超过两千项发明,很多话鲁迅和张爱玲并没有说过,再别康桥的徐志摩现在也成了抛弃妻子的渣男。
之前将这些片面当成了一个人的全部,所以现在写人物的时候,总觉得难以下笔,每知晓一件新的事情,便会对那个人换一种改观,那个人是客观的,他做的事情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他可以被一个人书写的时候,作者的文字下面,大多是主观的。
只有多去了解一个人,才能写出那个人,通过读书,通过电影,通过友人间的闲聊,或者是通过采访资料,一天写出的万字文章,可能要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那个人。
如此,我知晓了我的浅薄。
电影亦如是,周星驰的电影每一部我都看到了三遍以上,但却没有写出多少东西,从看热闹到知晓电影的故事,从银幕里的无厘头到现在满头白发的沧桑,每一部电影,都在知晓着新的理解。
碎片化的东西拼凑起来太难了,我在想还未写影评的时候,看电影更多像是看热闹,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仅仅是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
如果电影的剧情能够引起我的共鸣,或许会写一些称为观后感的文字,中学的时候我钟爱青春片,例如《那些年》一类的电影我可以洋洋洒洒的写尽矫情。
至今仍记得刚看完《阿凡达》的时候摘下眼镜,沉默良久说了一句牛逼,再也不知道如何表述自己的感受。
开始写影评之后,我想,之前写的东西要不就发出来吧,但我发现,一个人的碎碎念是不能被发出去给别人看的。
现在看电影,剧情之外,还有演员的演技,导演的技巧,导演和演员的配合,电影的背景,电影的制片发行,电影所获得的奖项殊荣,这部电影与其他相似电影之间的比对,背景音乐,细节,隐喻,人物关系,甚至连影片中的道具都要有所了解。
只有看了足够多的电影,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的旁征博引,提到一个电影人,便滔滔不绝的说出他的作品,他的风格。
为了此,我疯狂的补片,感觉除了拿着手机看电影之外的行为都是在浪费时间。看电影是需要心无旁骛的,一边聊天一边看电影,那会感觉茫然到接不上。
如果你拿着爆米花看王家卫的电影,那影片放了一大半,恐怕你连角色名字都不知道。
我看的电影太少了,想了解一部电影,还有十部等我去看,所以我越写越没底气,还是先补片子再说吧。
阅读还是如此,放弃阅读,是写不出新的东西的,就像同是新华字典上的汉子,鲁迅给排个顺序就成了直指人心的利剑,路遥给排个顺序就成了《平凡的世界》,字就这么些字,不断的汲取,才知道如何措辞而让自己写出的东西有了力量和灵性。
扪心自问,我还是不行。
那写自己总可以了吧,把自己那点心情写出来,都说真实的故事最动人。
我还是不行。
写自己的人,那必须保证自己的生命是值得被拆解给别人看的,大家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人落于平庸,有人扶摇直上,有些人注定是要被一些人仰视的。
如果一个没什么人生经历的非要聊人生,拿自己举点例子,然后以微商似的鸡汤结尾,那多半会得到读者的嘲讽。
比你努力的人还在被你激励,这是看不起谁的智商呢。
最近我读了几本作者随笔,几乎每个人都以大的篇幅来写旅行,旅行是探索新奇的方式,未知是灵感最好的朋友。
或许很多人都有旅行的经历,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它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
写字的过程,还是记录自己的过程,拆解和记录,会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一些。
所以,现在我写的少了,不写的时候我读小说,看电影,追日剧,或者听着有声书发呆。或许只有自己真的将碎片的东西系统化,才能写出有力量的东西吧。
或许你问我为什么不去旅行,你以为我不想吗,还不是因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