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道:我们不必太忧虑熊孩子的成长,因为他仍然有不少自我纠正的机会。然而,当父母在公众场合看到熊孩子,要警惕是他背后的“熊”妈或“熊”爸。众所周知,杰出人士背后,总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或为母亲,或是妻子。幼儿成长过程中,第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模仿父母,而母亲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早教时期极为关键。以小见大!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的熊孩子,毋用劳烦神探“卷福”,笔者都能推断出其母或其父平日的言行举止。故此,每个熊孩子背后,都离不开“言传身教”的熊妈或熊爸。我们来看看,上个月发生在某餐厅的真实事件------4岁女童过于吵闹,女大学生起身飞踹,女童母亲扭打女大学生和劝阻的服务生。(可参考视频)
事件中,唯一庆幸的是:孩子没受伤!这里指的不是女大学生的飞踹,而是餐厅潜在的危险。因为,笔者曾亲眼目睹一宗餐厅里的意外。从未想到,危险竟然离自己那么近!话说笔者旁桌的女子要求添加热水,服务生拿着热水壶走近。服务生开始倒水时,只听得“蓬”的一声,水壶盖弹出,顿时水流如注。服务生立刻把水壶挪开,可惜已经慢了一步。不幸中之大幸,那个女子只被热水淋到脚部,服务生拿来冰块,替她冰敷,并且不断道歉。那女子没有不依不饶,只是问服务生有没有烫伤药膏。后来,在场的朋友悄悄地说:“那女子真的挺幸运!”原来,她的学生就没那么好运了,在餐厅被火锅烫伤,需要植皮。虽然餐厅负担所有医疗费用,并加以赔偿,但孩子的外貌和心理都受到极大损伤。
回来讨论4岁女童的事件。事件评论区有人留言说:吵闹是孩子的天性。笔者忍不住要“吐槽”,这种说法实在无赖兼无耻!首先,吵闹不是天性,而且后天形成的恶习!说吵闹是天性的人,完全是偷换概念,好奇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过度的吵闹是父母管教不当的表现!更何况,在公众场合放任孩子干扰他人,显示其父母自私自利的性格!为什么呢?假设一下:4岁女童在餐厅不幸发生意外,或因跑跳被桌椅绊倒,或冲撞服务生被烫伤。她妈妈会认为是自己疏忽大意吗?绝对不可能!她一定会把责任推卸到餐厅管理上。反过来呢?因那孩子的“调皮”,让别人受伤的话,那个妈妈肯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理由,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你看:这就是“熊”妈的逻辑,多么简单粗暴。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许还能抱“紧”处理(用爱心和耐心改变)。但是不幸遇到“熊”妈,最好的办法只能是“警”而远之啦!
那么,世界上真的没有乖巧可爱的4岁,当然不是!笔者见过不少4岁孩子,他们活泼好动,爱笑爱闹,但绝不会给人留下“横蛮无礼”的印象。因为,他们身旁循循善诱的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什么叫做“公众场合”。也就是说,孩子会慢慢培养出“互相尊重”的意识。最后,衷心希望:我们的身边,少些熊(妈)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