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老师就得有一桶水。意思是说老师一定要比学生懂得多,这样才能教学生。
韩愈的《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它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
老师教学生似乎是不容置疑,学生可以从老师中学会课本上的知识,一些做事的方法技巧,还有好多好多。但要是反过来问,学生能教给老师一些东西吗?这好像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最近我给学生上语文课,有很多同学的字写的很不好看,而且常常有写错的,即使我已经在黑板上写过一遍。
为了让他们写正确,我必须一个一个的给他们挑出错误的地方,告诉他们为什么错,并给他们写一遍正确的。
正是因为我要告诉他们正确的字长什么样,还得写一遍,我就不得不要知道正确的字长什么样子,还得知道笔顺,这样我才能自如自信地教他们。
所以看似是我教他们写字,其实也是要求我自己会写,写对,写整齐。
不得不承认,我之前“身子”的“身”的笔画一直是写错的,这次要教给学生怎样写,就改过来了。还有“池塘”的“塘”,原来我写的一直不很标准,这两天彻底地记住怎么写了。
看来教给别人,把自己会的讲出来真的很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像上学的时候,有同学问自己题,自己给他讲的过程中自己其实又巩固了一遍。而且如果有自己也讲不明白的,不清楚的,再通过问别人学了一遍,当自己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又学了一遍。所以老师常说,当别人问你题的时候,不要觉得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要乐意帮助同学,这样做对自己也有好处。
2.
急没有用,要有足够的耐心
二年级的孩子还很小,基本上八九岁那样,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上课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好好听课的很少,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他们不学。只是他们的年龄尚小,处于特殊的阶段。
好多学生对学习没有耐心,我让他们慢慢地写,把字写整齐漂亮一点,就是不听,很多人飞快地写完就认为没事儿了,殊不知道很多字写的不标准,有很多小错误。
等到他们拿着写完的字让我看的时候,我一问他,这个字对不对,他一看就说,不对,我写错了。我问他,你会不会写,他一般情况下会说会写。
他们一个字写错不止一次,也不止两次,那真是很多次。我深知生气没有用,不管如何都得讲,不如耐心高兴地讲,即便是一遍又一遍。孩子还小,学得慢很正常,我相信只要重复的足够多,任何人到最后都能够写对,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我一遍一遍教孩子们写字的时候,我既记了字怎么写,同时又锻炼了我的耐力,也慢慢地在践行“诲人不倦”的思想。也使自己更加明白对待所有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急是没有用的,凡事总有个过程,等到时机成熟了,结果自然不会太差。
3.
学会忘记痛苦,放松自己
现在不提倡打骂学生,这个我在北京深有体会,北京的家长比较有钱,学历也比较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必然不舍得打孩子,绝大部分家长,只要你稍微动他一下,他回去跟家长一说,下次就找来了,你就等着挨批吧。所以,我在北京那几个月,即便是学生再皮,我也从来没有责骂更别提是动手打了。
回来教书,我也一直秉持着这个理念。一是,我自认为动手打骂确实不好;二是,现在的教育政策也不支持打骂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很多;三是,我确实害怕现在的家长太宠爱孩子,稍有不慎,孩子回家跟家长说两句就会引起一场不必要的硝烟。
因此我刚开始只是存在于口头上教育学生,两天以来一直没变,即便是家长每天见了我,一直说,老师,你使劲管,该打打,该骂骂。
不过今天我用铅笔和书敲了几个学生的手心,他们太皮了,太聒噪了。我想管教一下他们,却不知道除了轻微打他们一下还会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使他们安静一些。
但是我却发现他们根本不记打,刚刚敲了几下,敲的时候有的学生还喊疼,可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们就又开始说话,就是不肯安安静静地好好坐着学习。等下次挨敲之前,有的学生会说,不要,疼。我就问他,那为什么还是说话,闹呢?
这足以看出孩子们遗忘痛苦的能力有多强,非常善于把对于自己来说是痛苦的事情遗忘掉,只记那些快乐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我们小的时候可以无忧无虑的原因吧!
而现在长大的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事情,面临很多选择,心态却不如从前好了,变得爱计较,会不知不觉把一些事情看重,放到心上,尤其是一些难过的事情最为深刻难忘。变得不想长大,想拒绝长大,再回到小时候。
我们真应该像小孩子学习,把那些不好的事情忘掉,放空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
孩子其实也是我们的老师,从她们身上可以学习到很多,帮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