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里提到风动幡动心动,觉得这争论有些无聊,年过不惑再看才有所悟。
凡是你想要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自己。所以我们总能听到,在这个世界上,你根本不是和其他人在拉扯,而是和自己在较劲儿。
直到有一天,有个同事悄悄告诉我说:刚才你上厕所的时候,小王叨咕你的不是了。我当时特别意外,因为我和小王关系很铁。后来,我就慢慢和他拉远了距离。可心里,却一直不是滋味,如果不是同事告我,我肯定还和他推心置腹呢。
这时,我突然就明白了,影响我俩关系的,不是他是否说我坏话,而是我是否知道了,他说我坏话。这个知道,就是心动。然后,很多不懂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比如,何为存在?不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而是人心里所想的:想到,就存在。
比如,何为事实?不是我们所说的:眼见为实。而是我们认定的:相信就是事实。
这个时候,我理解了金刚经的那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不是说不存在,而是说太唯心。举个例子,你面前有一个杯子,你喝水,它就是水杯;你抽烟,它就是烟灰缸;你插花,它就是花瓶;你插笔,它就是笔筒;你愤怒的时候,它就是一地的玻璃渣。
杯子本身,其实它什么也不是,这叫空性;你用它来干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叫妙用。你非要坚持,它一定就是杯子,这叫住相。为此,你不惜和别人争论抬杠,这叫我执。结果,你抬杠有了情绪和谩骂,这叫烦恼。最后,你对这个人产生了反感,这叫偏见。
懂得了这些,就懂了一切唯心造。然后,也就明白了,懂得了这些,就懂了一切唯心造。然后,也就明白了,这个世界,其实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在时,世界就跟着存在,你走后,世界就跟着消失。
那些别人,那些纠缠,那些执着,那些控制,不过都是你内心,跟自己起的各种纠缠。于是,你就又明白了那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