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逗 图/摄图网
如果你的爸妈对你不够好,不够体贴,请你,对他们耐心一点点,他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他们不是天生伟大的父母,也是从懵懵懂懂的少年少女,慢慢过渡成为了操心孩子衣食住行的合格家长。
在我们长大的这条路上,他们似乎再经历了一遍自己当年的青春期。
1
关于补课:
▼
同事说,以前总觉得,孩子只是读个书而已,不用去补课的,给孩子一个无负担的童年也好。
直到自己的孩子5年级的时候,她猛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了,于是,她无法淡定了,她才知道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几乎是从三年级开始就补课了,童年的快乐再重要,始终比不过孩子的将来重要,于是,把孩子的周六日交给了补课机构,孩子虽然抗议了一年,可还是听从妈妈的安排自觉去上课了。
等到六年级的时候,孩子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需要去上补习班了,他面临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上普通初中,还是上重点初中?如果不去上补习班,他只能去普通初中,而他的好朋友,都在重点初中。
她说,“看到孩子那么累,自己也觉得心疼,但是没办法,我们是外地户口,本地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只有拼命努力才能得到。”
另外一个同事的女儿,三年级,周六日去新东方英语学习,这还是她女儿自己主动跟妈妈要求的,同事跟女儿说:“上这个补习课,相当于妈妈几个月的工资,费用比较贵,能不能不上?”她的女儿跟她说:“妈妈,我不想落后别人太多,我的同学英语都很好!”
于是,她女儿真的很认真去新东方学习英语了,不是她用妈妈的要求强迫孩子必须学习的。
2
关于学习:
▼
男孩子,可能还能稍微放心一点,男同事说,对孩子的最低要求是,不要学坏了,其他的不会太强制要求,成绩无所谓。
成绩差,对孩子真的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当你的学习成绩太差的时候,不仅老师嫌弃你,你影响老师的职称;同学也不接受你,因为你拖了班级的后腿;连同学的家长也不喜欢你,他们怕自己的孩子跟你接触了,成绩也不好了。
于是,孩子在无形中,会慢慢被打击了,自信心也就慢慢丧失了。
同事自己的孩子,本身学习成绩挺好的,是在一次家长会的时候,听到另外一个家长跟老师说,不要让这个(成绩差的)孩子跟我孩子在一起。
于是,她宁愿自己的孩子辛苦一点,成绩提上来,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家长嫌弃,孩子一开始成绩好了,给他信心,他才能形成积极的循环。
3
关于青春期:
▼
同事说,两个孩子现在慢慢长大,会跟自己吵架了,越来越任性了,不听家长的话了。
她的儿子读初中,女儿读高中,而孩子青春期在两个阶段,男孩子初中一次,高中一次;女孩子高中一次。
关于孩子青春期吵架叛逆这个问题,把思想观念转换一下,她还是倒挺乐意接受的,也给自己打好了预防针,准备2-3年和孩子死磕,就当自己再青春一次。
孩子开始叛逆了,不听家长的话了,证明他开始慢慢有自己的想法了,他有自己的判断力去看待事情,虽然没有大人那么准确,却是势不可挡的长大趋势。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和家长死磕,慢慢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假如,孩子没有跟你对抗过,没有经历青春期,你应该不用太高兴,因为,你孩子,没机会长大。
4
关于孩子性别:
▼
几个家长说,希望生两个,可以两个女儿,但是不可以两个儿子。
我当时就惊呆了,一般家庭,不都是希望有儿有女,热闹一点吗?孩子以后长大了,也可以有个照应。
可能我的这种设想,是存在老家,或者是本地户口的情况下。
而在一线城市且没有本地户口的事实是,养育儿子的成本的成本比女儿大,女儿可以不操心她大学毕业后的事情了,只要她能养活自己。
而儿子则需要考虑以后结婚的成本,结婚的成本几乎要花费10几万,孩子要结婚的时候,年龄段大概是20多岁,很难拿出10几万的钱,于是,作为父母的,只能再花费这笔钱了。
作为父母,他们也是新手上路,跟着我们一起长大,他们对我们的未来,也不能驾轻就熟地指点,家长这个身份,伴随了他们一辈子,这样的爱,只有我们作为孩子才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