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女人和苏州的男人

【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校招,从东北师大到华中师大到南京师大,一路均有求贤若渴的校长,尤其是能说会道的女校长,在为自己学校争取优秀毕业生时抛出一番话:“还没有男朋友?女老师在我们苏州不要太吃香!我帮你介绍一个苏州小伙子!包在我身上!”于是油油然想起车前子收在《苏州慢》里的这篇文章,以及我有感而发涂鸦的几段文字。喜欢车前子的散文甚于他的诗。希望你也喜欢。另外,如果你喜欢我的简书,点赞即可,不必打赏。打赏的设置是我下载安装这个应用的时候它自带的,殊不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苏州的女人和苏州的男人/车前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女士请,女士先请!”

苏州女士先请。

苏州并没有多少绝色佳人,苏州女人的容貌水准普遍较高,在这么个水准中,要出落拔尖得出类拔萃,就不容易。不像有些地方女人的容貌水准普遍较低,那地方往往出美女,因为不均匀,好处尽往一两个女人身上奔跑而去。

苏州也并没有多少难看女人,除容貌的“均贫富”外,苏州水土也颇有大师风度,像陆游,写作近一万首诗,质量大致衡稳,不见明显落差。

苏州女人十分能干,其实中国女人都十分能干,只听说家道在男人手上衰落,没听说女人把家败掉。不但能干,还常常能干好。范仲淹这个家族,不就由一个寡妇一手拉扯而大?

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像全中国女人一样。后来妇女解放,苏州女人的解放程度在中国就首屈一指了,首屈一指或许说不上,那也名列前茅。解放得早,负担就少,再加上苏州气候又不寒冷,又产绫罗绸缎,所以苏州女人一般都能轻装上阵。用个比喻,苏州女人像是轻骑;再用个比喻,苏州女人像是空心菜,朝气蓬勃,骨头都鲜嫩碧绿。

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只得在家里嗑瓜子,一嗑两爿,客堂地上瓜子壳黑压压一片,不露一点白。不但旧社会的苏州女人在家里嗑瓜子,旧社会的中国女人大多数也是在家里嗑瓜子,能把瓜子嗑得如此身怀绝技,也只有苏州女人,她们虽说是解厌气,专注程度却并不小于刺绣,嗑嗑嗑,并且更带着烈火干柴般的热情。所以一旦得到解放,苏州女人的能量也就可想而知。有一种气概在男人身上不见得美观,在女人眼里就看得到它的魅力。苏州女人既能让男人闲着,又能让男人不闲着,男人不闲着的时候因为爱苏州女人,闲着的时候也因为爱苏州女人。苏州女人能让人爱,俗话说“讨人欢喜”,尤其是讨外地男人欢喜,这是苏州女人的特长。

上面说到瓜子,从一个城市瓜子销售量上,能看出这个城市妇女解放程度。据说现在采芝斋“玫瑰西瓜子”“奶油西瓜子”卖不大动,我听了心里高兴,说明苏州女人都在工作,没有因为解放得早,就停止进步,没有让男人豢养,而一些大城市却刮起一股闲妇之风,苏州女人不受影响,可以在妇女解放史上继续记上一笔。

苏州女人瓜子是不嗑了,但喝起酒。起码是我认识的一些苏州女文学艺术家都会喝酒。我走过几个地方,从没见过有像苏州女人把酒喝得那么豪爽的。京城里的几位资深编辑说,苏州女人喝酒太厉害了,拿着一大杯烧酒,说敬敬你,一口就干。关键是喝酒之后,还能工作。

我对苏州女人所知甚少,写不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快,跟上!苏州男人。

天生男女共一处。写完苏州女人,我就该写写苏州男人。但我知道我也写不好。因为我就是苏州男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自认为我这几年在北京,是做了点宣传苏州地方文化工作的,主要向北方姑娘推销苏州男人。“推销”这个词用得不好,好像苏州男人娶不到老婆。应该说成“介绍”。我这几年一有机会,就向北方姑娘介绍苏州男人。

我说“吃在成都,嫁在苏州”,一个姑娘家能找个苏州男人做老公,那是前世积德,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有的北方姑娘被我吊起胃口,就问苏州男人好在哪里?

我一般在介绍苏州男人之前,捎带着先介绍介绍苏州,然后再说男人。

我说苏州男人……现在要用文字记录,反而不知从何写起。那就写到哪里是哪里,缘分吧。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可以免除后顾之忧,苏州男人都会下厨房,你不让他下,他对你急。如果嫁给其他地方的男人,他要等你回家后由你烧煮喂食,而嫁给苏州男人,你一回家就能吃到热乎乎的汤汤水水,比上饭店还舒服,关键是你根本不用操心买单。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四个人,你嫁了一个苏州男人,你还嫁了一个饭店老板、一个饭店厨师和一个饭店服务员。嫁一个不容易,一下同时嫁四个,已经稳赚,最起码绝不赔本。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男人酗酒是北方的社会问题,苏州男人不酗酒,许多苏州男人别说让他酗酒,就是种卡介苗,酒精在他胳膊上那么一擦,他就醉倒。所以苏州医院里的麻醉师常常闲着没事,根本不用他去麻醉,只要叫护士给准备动手术的苏州男人看一眼碘酒,就确保他人事不省。你想想不喝酒能省多少钱?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煤气罐——他为你做饭,等于嫁给储蓄罐——他为你存钱。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他决不会对老婆动手,内心里还盼望着被老婆痛揍,如果他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你不打他,他还会愤愤不平,老婆怎么如此残忍,都不打我了?苏州男人怕老婆,是苏州的伟大传统,这点我已于《在苏州梦游》里说过,这里就不多说。我要说的是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出气筒。苏州男人不但对家庭做出贡献,也对社会做出贡献,女人们的气都能打一处去,社会也就稳定一半。嫁给苏州男人,往大处说,等于嫁给和谐社会。

我说嫁给苏州男人的好处之一,苏州男人普遍温柔,有刺绣的、唱昆曲的、说书的,这样的男人不温柔,谁温柔?嫁给苏州男人,等于嫁给一床鸭绒被。

诸如此类。我通常一次只说一条,因为北方姑娘都很聪明,是真聪明,不是苏州姑娘小聪明,她们自然会依此类推。也有将信将疑的北方姑娘,相比苏州姑娘,她们的确实在,她们说每个产品总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他们的缺点呢?

我说这得让我想想。有一次真让我给想起,我说苏州男人的缺点,就是他不能解开上装,给孩子喂奶。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说苏州男人/袁卫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转了车前子写的《苏州女人和苏州男人》,便有人跟帖怂恿:你也写写。恰好我们百六十号人正在劳师袭远的路上,闲着也是闲着,就写几句。

我在张家港出身,算是“苏州乡下人”。到城区工作十多年,正宗的苏州女人接触不多,相交不深,因此无以言表。倒是有两个苏州男人可以一道,以便让各位管见车前子文章的“不足”。

其一是我师傅。他代表苏州男人的儒雅。那种儒雅,是从平江路的古风中绵延出来的,是从平江河的今韵中流淌出来的,是从留园藕园的亭台楼阁中浸润出来,是从百花书局的线装文字中熏陶出来的。那种儒雅,挂在嘴边,是糯;笑在脸上,是暖;办起事来,是细;待起人来,是真。

作为教研员,常听老师课。听课中,师傅有时也蹙眉。可是一下课,他就站到教室外面走廊里,用洒满阳光的笑脸迎老师出来。老师忐忑不安,他却无论如何也能给你说上三个优点。等老师定了心,他再提两点建议,切中肯䋜。平日里,无论在餐桌上还是办公室,抑或会议场合,常见他递茶倒水,热情招呼,礼节之周到,令人感怀。我夫人有一次回来很认真地给我说:“你得好好跟你师傅学,改改你的急脾气!所有的人都说你师傅从来没有批评过人,也没和人红过脸!”我想想真是这样,师傅做事总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似乎从来没有见过他发脾气;他连说话也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偶尔夹一两句苏州话,糯软非常。

师傅染恙,我去医院看他,在病房外等了两个半小时,到了可以探视的时间,出来一个护士和我说,你最好别进去了,前面有人来探视,他刚治疗体虚得很,可是凡有人来,他就非坐起来和人说话,这不,体温就上去了。我确信护士所言,师傅做事从来都很周正,于是含泪离去。

如果说师傅作为苏州男人有什么弱点,那就是,很多时候,像太湖水,过于深邃,过于含蓄。我耳闻他能唱昆曲,可是这么多年,任凭我怎么忽悠,也没听到他咿咿呀呀几句;我又听说他家传有文徵明画作一幅,可是他总说那是赝品,楞是没让我“过眼即己有”。我常希望听到师傅对我的批评教导,可是同事十余年,他除了鼓励,从来也没有对我说过一句不是,这反而让我常怀忐忑。

师傅后来有了孙子,又添孙女。孙子由他和师母带。说起孙子来,他总是眯花眼笑。有一次,他说,小家伙可坏了,半夜里想叫醒阿嗲(苏州话,爷爷),怕推搡惹来生气,想一法子,你道是什么?大声背阿嗲教的唐诗,直至把阿嗲吵醒!我听到这,不觉莞尔:儒雅的师傅,半夜里被小孙子“背”醒,会不会又来吟诵几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二是我前辈。他代表苏州男人的诗性。他是诗人兼校长(注意,不是校长兼诗人),标志性语言是,“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而这个园子,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织造署旧址、康熙爷六下江南驻跸之地。

坦白地说,他的诗我大抵只能读懂一半。这不难怪,在我看来,所有的抒情诗都有叙事背景,而这背景有时候读者无以考证无从了解。比如,就拿这首《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来说,谁知道2011年寒假,再过几天就是春节的某一天,在校园里值班,坐在西花园里的前辈遇见的是谁呢?是雨巷诗人逢着的那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还是渡过黄河,遍游名胜,巡幸而来的康熙帝、乾隆爷?抑或是那个曾以卖画维生,与妻子志趣投合,情感深厚,过一种布衣素食而艺术生活的苏州男人沈三白?又或许,是那位走到马路边人行道上,坐在商店前台阶上,目送他离去的母亲?更或许,是王谢长达,是王季玉,是杨绛,是费孝通,是何泽慧,是李政道,是蔡元培,是胡适,是章炳麟,是王明贞,是杨荫瑜,是竺可桢……但当前辈用他那苏州味很味的普通话不止一次地朗诵他的这首名作的时候,你又觉得,他在这个园子里遇见的,正是你,就是你。你觉得亲切,觉得温暖,觉得灵感被唤醒,觉得诗情被点燃。

前辈所在学校的师生多会写诗,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就是由他们学校发起的,他们还像模像样地搞了一个省级的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我的一位老同事,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也是苏州男人,调到前辈学校不多久,就开始一首接一首地口头发表他的诗作了,且都是新诗。

前辈曾经说过,诗人和疯子只是一步之遥,这一步在于,疯子出走了不懂得回家,诗人出走了是懂得回家的。由此看来,苏州男人偶尔也是会出走的,但他走不远,走不丢;走出去,大抵贪玩;走到一半,仍会回头。

而在我看来,诗歌是生活中的精细部分,一切美好的生活都应当有诗的特质,它谨严,它纯粹,它精微;它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因此,如果你有幸去到前辈的园子里让他“遇见”,他一定会用一杯香茶敬着你,会有几本“拙作”赠送你,甚至会像我一样,得到他“你会成为这个园子里的一棵树”的题签勉励。

而诗性,和率性,和本真又有关联。和我那见了红烧肉两眼就放光、明知这东西多食不宜但偏要大快朵颐的师傅一样,前辈的个性也很率真。他能在全国性的会议上,当着我的面“数落”我:现在的教研员,动不动就成绩、排名……(尽管真不给他成绩不告诉他排名他又会跟你急);又能在带着学校班主任去广州学习的时候,半夜里闹着吃夜宵,人家喊累不愿去,他就丢下一句,“你们不去我去”,大步而去,全然没有校长的样子。

如果再说一个弱点的话,那就是,他长相魁梧,和我心目中“把摩诘清泉当作美酒畅饮,把子瞻明月当作烧饼充饥”的清风瘦骨些许差距。我常惦念他是否在握笔久坐之余起身运动,但他没有装“微信运动”,刷几次都不见尊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