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不但进了贾府,还得了救济,算起来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她轻而易举地走进红楼梦,全是攀了贾府王姓人的亲戚。
刘姥姥的亲家姓王,这王家祖上曾做过小小的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力便连了宗,认做侄儿。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得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
然这一宗亲---王家祖上已故,此时的他们又隔着两三代人,这个亲真的不好去相认啊!刘姥姥因一心一技帮趁着女儿女婿生活,最终带着板儿踏上了去往荣国府的道路。
这是个远了好几辈的穷亲戚,她家里上顿不接下顿的农家生活,却到京城里无比富贵的荣国府攀亲戚。这极具戏剧性的穷富两级对比,让我们更看清了那些富家子弟的安逸生活,贾家真的不是一般的有钱啊!
相信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注意到刘姥姥,贾家人拿她当个“乡巴佬”寻开心,还故意让她出丑逗着玩笑。
刘姥姥是个非常重要的陪衬,这种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她家和贾家的比较,即城里和农村,穷人和富人的对比;另一方面,表现在她来攀亲戚和贾雨村来攀关系上面,同样是来投奔贾家,一个知感恩,另一个则忘义。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被人恶心、嫌弃。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刘姥姥早年见过王熙凤,知道她不拿主子架子,还对下人很好。如今更是怜贫恤老,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所以刘姥姥来碰碰运气,这不说着说着就走到了荣国府门口。
刘姥姥上前问安,门口的人打量她半天:“那里来的?”刘姥姥说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那些人听了都不理她,半天了才说,你远远的在那旁边等着吧,一会儿人就出来啦。一个老年人说,再误了她的事,别耍她了。这才告诉了周瑞家的住所,刘姥姥领着板儿绕到后门上。
刚好门口有可多小孩儿在玩闹,打听清楚了,有一个孩子就把她领进去了。
周瑞家的认了半日,还是把刘姥姥给认了出来,原来这周瑞家曾得过板儿父亲的帮助,人家至今都感恩在心,定会把刘姥姥的事情办妥贴了,刘姥姥要见姑太太,也就是现在的王夫人,王夫人吃斋念佛不大管事,周瑞家的就绕话说管事的是琏二奶奶王熙凤。
周瑞家牵针引线,终于让刘姥姥如愿以偿的见了王熙凤。这王熙凤说话真是夹枪带棒,再怎么远的亲戚,也是王熙凤的娘家人,她觉得穷亲戚谁家没有呢?既然来了,又不能看不起她们,王熙凤能这样对待穷人真是难得啊!
周瑞家早就请示了王太太,和王熙凤说了连宗的前因后果,好说太太留下话儿说:“不可简慢了他。”剩下的事儿就是王熙凤办了。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熙凤先说艰难,后又说给二十两银子。这个二十两银子是贾府丫鬟做衣服用的 ,这个二十两银子是刘姥姥一家一年的花销。穷富用度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啦。
临走时,刘姥姥拿出一块儿银子,作为感谢,给周瑞家的孩子买吃的,周瑞家说什么不肯要。当然了,作为贾府太太的陪嫁丫鬟,周瑞家的生活应该还算可以的,一块银子对他没什么,对刘姥姥家来说就是救命钱。
这刘姥姥一进贾府见人就陪笑,总算拿着银子回家了,回去之后,一家人肯定是千恩万谢。进了贾府,见着了一点儿富贵场面,对街坊邻居不用说该咋吹牛了,她家有这样有权有势的亲戚。穷苦年头能周济她家这么多银子,有没有说让还,开心死啦。
第三十九回,一回生,二回熟,刘姥姥进贾府,在门口都没费啥事。刘姥姥也真是幸运,上回来贾府时,家里没米没盐,穷的叮当响,空手来碰上了运气。这不,一年光景,地里打了粮食,结了蔬果,专挑长得好的带上,大嘴合不拢的跑到贾府来谢恩啦 ,一点儿东西终归是一片心意。
刘姥姥虽是个极穷的庄稼人,但人懂得知恩图报,这也是难能可贵,这是一个与贾雨村相比较的人物。贾雨村已是高官富贵,仍贪婪财富,刘姥姥人穷不足提,却是知足感恩。
说刘姥姥运气好,这会子又遇着了贾老太太的缘分,恰巧赶上一大家的宴席。贾老太太知道了刘姥姥是来道谢的,赶巧想找年纪大的聊聊心事,对她也是非常热情周到,并不把她当乡下穷人看。这种因素,或许还有一点,刘姥姥是王家的亲戚,王家在贾家的地位可是不一般高,有点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
刘姥姥第一次来,就是来寻求救济的,她得了银子就急匆匆走了。就说贾母年纪大了,整天面对一对儿孙,难得遇见个年纪和自己一般大的,眼下遇着了一个,又是个乡下人,经历见识且和他们不一样,就让刘姥姥住了几日。
刚开始说话,刘姥姥说了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贾母挺爱听,就开始搜寻一些话说,再后来,贾府的人都觉得她说的话有趣,她就有的没有的瞎编着说。
即使刘姥姥七八十岁的人了,一连说几天,那有那么多的稀奇事儿呢!是个人都没有词了,为了哄听的人开心,换成是谁都会瞎编吧。
贾母把她当成王家亲戚,口里“亲家”、“亲家”的喊,还让刘姥姥吃席面,带着她逛大观园,把刘姥姥高兴得感恩戴德一般。一方面贾府彰显了对穷亲戚的态度,为他们寒门远族的冷言冷语辟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王家在贾母眼中的地位。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刘姥姥终归还是不贪恋富贵,不论如何都要走了。这回刘姥姥把大观园看了好几遍,那排场,那物件,那人物,都是乡下人几辈子也没有见过听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