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父母、岳父母相继过世后,每年大年初一我基本不出门。今年春早,气候要比往年暖和些,初一早晨破例外出散步。行至河边,顺栈道上行至北塔山公园门口,见昔日熙攘、喧闹的公园里,仅三两老人散步,便入门拾级而上。
登到山顶回首望去,街灯、路灯已经熄灭。河岸及桥梁上绚丽的带灯,倒映在平静流淌的水面上,黄河婉如一条巨型彩色飘带,自西向东蜿蜒穿城而过。公园里、两岸风情线布设的各种造型彩灯还很显眼,远处传来的爆竹声时断时续。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大河两岸,兰山脚下,仍洋溢着传统节日的祥和、喜庆气氛。
稍息片刻,太阳跃出山岭,霞光映照在兰山顶上,故乡就在兰山以南的方向……
初二,我独自驱车回到故乡。离开40多年来,不论生活拮据还是宽足,每逢春节回乡,礼轻礼薄,都要看望至亲长辈。现乡下长辈还有两个婶婶、一个小舅舅和小舅母,婶婶们都80多岁了,舅舅和舅母也过了70岁。当日,先去看望舅舅、舅母,回来再看望两个婶婶。老人们身体除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外,没别的问题,思维清晰,精神面貌也不错。感谢好时代,国家巨变,农村巨变,老百姓衣食有依,生活安逸自在。
翌日午后,又专门看望了本村本家的龚婶婶。她是母亲生前的连手(好朋友),按当下时髦说法就是闺蜜。算起来龚婶婶也80多岁了,母亲在世时,她是我家常客,在母亲病瘫、病危至病故的那段日子里,龚婶婶更是有空就来陪伴母亲。往年我也时常去看龚婶婶,母亲去世后,我再没专门看望过她,这使我深感愧疚。年过八旬,风烛残年,人生还能有几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