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家庭教育的机构,周六有个“宝贝成长营”。每周六下午1:30-3:30上课.。
据说,这个课程,是在很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强烈要求下才开班的;据说,孩子们非常喜欢给他们上课的甘老师,也非常期待每周六的课;据说,上了这个课程的孩子们,变化还真不小。
彤宝姑姑家的哥哥,也在这个宝贝成长营。上周六姑姑有事,就拜托我送哥哥去,我顺便也带着女儿一起去的。
上课前,甘老师看着彤宝也跟着一起到教室了,就让她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上课。
带着好奇和学习的心态,我也作为旁观者,坐到了教室后面的家长区。
甘老师一上课就宣布了课堂纪律:当老师说话时,请把耳朵拿出来,把嘴巴放进小口袋;当同学发言时,请把耳朵拿出来,把嘴巴放进小口袋;当轮到大家讨论或者你发言时,请把嘴巴拿出来;其他不作任何要求,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方式听课。
这个纪律一公布,有一大半的孩子瞬间从凳子上到了地上,连平时最爱干净、穿着公主裙的女孩子,也选择了躺在地上听课。
随着课程的推进,特别是到了下半场时,我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才慢慢放下心中的焦虑。
因为我发现:虽然孩子们听课的姿势不那么规矩,虽然这个课堂有那么一点点吵闹,但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点的吸收。
下半场的课程以孩子们的发言为主,孩子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特别是听到彤宝姑姑家的哥哥说:“我的生命像一颗小芽,它和植物一样,具有生命,我要好好珍惜它,因为它是非常珍贵的”。我都惊呆了,若不是亲耳所听、亲眼所见,我是永远也不会相信这是从一个7岁孩子而且还是家长心中的问题儿童嘴巴里说出来得话。
课堂上还有一个10岁的孩子,让我感触特别深,那个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认为有心理疾病,从来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老师曾无数次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家长万般无奈,才送到甘老师的宝贝成长营。
那天是那个孩子第一次上课。刚开始时,他不怎么积极主动,甘老师喊他做自我介绍、喊他发言他都不愿意,就一个人躺在椅子上;而下半场的课程中,在甘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时,他默默地给老师端了一杯温度恰好的水过去。
我当时坐在后排,看到了他到那杯水的全过程。他先把茶壶里面的水倒进甘老师的杯子里,然后用手背去感受了一下杯子的温度,觉得太烫了,又用毛巾蘸了凉水,包着杯子让水凉一些。这样过了1-2分钟,他反复用手背试了3次温度,才端给甘老师的。
当时甘老师非常感动,特别表扬、赞美了他。从那一刻开始,孩子的话匣子好像突然打开了,开始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孩子们的讨论了,最后他还勇敢地去做了那节课的总结性发言,而且表达的时候思路清晰、口才极佳、总结得面面俱到。
这哪里像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呢?
后来和甘老师沟通,甘老师总结说:他是天生的活泼型孩子,也许由于他在行为控制上没有其他同学好,而老师和家长又不懂得欣赏、接纳他,而是不断地给他贴坏标签,所以他开始调皮、逆反、跟老师对着干。然而,在宝贝成长营,当他被接纳、被尊重、被赞美、被认可以后,他比谁都懂得人情冷暖、比谁都懂得积极努力。
所以,现在所谓的“问题孩子”们最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