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束忧伤想发表/很久很久了/找不到诗刊/藏在无人的角落……/老师您知道吗”/一个害怕考试孩子的心声。
近日参加了一个课改交流活动,中间休息的时候,和一位老师交谈,她告诉我,现在的孩子心理压力都蛮大的,她班的一个学生,好几天没来上学了,她讲了事情的经过,我也陷入了沉思。
这是一个在老师看来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中的两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但是不爱参与班级活动,也不活泼,和同学平时交流很少,因为学习成绩相对优秀,掩盖了很多问题,尤其突然不来上学了,对老师触动很大。
老师首先打电话给家长,答案令人意外,孩子害怕这几天就要进行的期中考试,怕考不了第一名,自己受不了,同学会笑话她,因为害怕,不敢来上学了,家长怎么劝也没用,老师觉得不能马虎,小小年纪,不及时疏导,会出问题的,老师进行了家访。
这个孩子的问题症结在于,平日和同学朋友交流不多,过分的在乎了考试的分数,一方面可能与家长对孩子考试成绩期望过高,让孩子陡增压力;另一方面孩子想赢怕输的心理焦虑在作祟,无法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和功效。由于自我的封闭,不能合理认识和释怀,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其实考试就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对学习经历的梳理,尤其中小学生不能把关注点仅仅盯着分数,要发展自己的多种爱好,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作为老师要经常的和学生谈心,及时疏导孩子存在的问题和纠结,及时发现情绪变化合理进行引导,老师在班级评价方式上要多元化,对学生成长取得的进步都要进行适度表扬,不要夸大考试成绩名次,误导了学生,造成心理的压力,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作为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应试心理,良好的心态,不要增加压力,妄下指标,让孩子必须追求高分数好名次,好孩子的学习不是逼出来的,如果像这样的学生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改变分数观念,时间长了集聚增多,孩子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习需要的是快乐的心境,轻松愉悦的姿态,需要放下羁绊,轻装上阵,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有理由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更要慢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悲欢,同他们一起成长。
孩子,但愿你不再害怕上学,不再害怕老师,不再害怕考试,你的青春里应该写着勇敢,老师、家长希望您理解孩子,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给孩子一个微笑绽放的青春,鸟儿飞过天空,没有忧伤的痕迹,只有对蓝天白云的追逐和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