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是评价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时常常被提及的一个词。世界上公认的印度人悟性高,慈悲伟大的佛陀就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另一个,也公认中国人的悟性比较高,因为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们创造的。但,这只是从普遍意义上说,并不涉及个体。从个体来看,不管是哪国人,悟性高低还是有差异的。所以,而今就涌现出了那许多大咖。之所以成了大咖,“领悟力”一定超出常人。
近来,有点时间,就开始做一些大咖分享的整理工作。抛开课程具体内容不说,我首先就领悟到听分享、看思维导图及自己亲自整理逐字稿的区别。
虽然,人们常说,学习要耳、眼、心、脑、手并用。但是,我们日常基本做不到。
听分享主要利用听觉。我基本上是所有的分享都听了,有的还听了不止一遍,但是,你让我复述,大部分我都说不出来,只能想起一些小点,就是那些在认知上让我有特别感受的小点。
看思维导图,如果没有听分享,感觉是不大的,因为建立不了链接,就是干巴巴的一些条目。
以上这两种学习方式基本上自己都比较被动,没有充分发挥耳、眼、心、脑、手多项功能。但是自己亲自整理逐字稿或者自己亲自做思维导图就不同,在整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主动思考也被发掘了出来。
以上是,近来自己做整理的整体感受,具体到大咖分享的内容本身,也领悟到大咖们的格局、看问题的高度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
比方,拿V先生讲新媒体的24个关键词来说,其实,V先生讲的这24个关键词我们都接触过,都在不同的书目、不同的领域有所了解。但是,我们就想不到把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新的研究视角应用到新媒体领域,也讲上11个小时。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普通人不善于整合资源、不善于搭框架。因为我们没有系统的、宏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进阶不到大咖。
虽然,我们也天天看手机、玩微信,但是人家大咖就能在玩微信的过程中,把那么多公众号分类、看出那么多文章排版的不同风格、看出那么多微信号运营的道道,我们却好像什么也没看出来,或者只看到了一些小点,而没有把他们进行联系、分析、总结。
所以,我领悟到的几点是:
001知识储备要充足。虽然,现在什么都可以百度了,但还是需要在脑子里储备一些知识,至少储备一些大的概念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利于搭建知识体系。
002要有宏观整体思维。不管是小荻老师的沟通分享、还是V先生的分享,一上来都是先给我们一个底层逻辑,在讲一个问题时先打地基。这样我们看问题就会宏观全面。
003思路要开阔。大咖们思路都很开阔,所以他们谈问题时才能针对一点,发散性的讲到有关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像赵昂老师讲优势,他就是讲到了关于什么是优势、如何管理优势、优势的限制等各个方面。尤其是优势的限制这点,很好地解释了我多年来止步不前的问题,观点耳目一新。这其实是一种反向思考的成果。
以上其实算不得领悟,只是一些发散性思考的碎碎念。不管怎样,也是收获啊!
参考书籍:《超级领悟力—成为精英的必备素质》[美]约翰·库尼欧斯 马克·让-毕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