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村BA总决赛爆火、超2万人观看,全网各大平台直播超千万,“村BA”可谓是火出圈了。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但是这项民间赛事为什么能火呢?
一是技术支撑。村BA之所以能够火爆全网,离不开当下热门的众多短视频平台,倘若没有新时代我国发展迅速的移动互联网、5G、通信等技术,这些短视频平台也不可能被安装到田间地头的每一部手机上。因此,技术发展为“村BA”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是政策支持。十三五以来,我国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农村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充满自信、活力和对未来的新希望,开始自发的追求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最终才引爆了“村BA”。因此,政策施行为“村BA”提供了精神基础。
三是工作环境。村BA看似完全是一项民间赛事,但却离不开一双看不见的手——我国持续推进群众自办文化发展。全国各地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都将繁荣群众文化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个方面积极支持群众自办文化,为“村BA”提供了良好环境。
看到“村BA”的爆火让我非常激动,因为我看到了属于群众的乡村文化建设之歌,正在奏出时代最强音。群众自办文化看似简单简朴,却彰显着文化和民主的强大力量,这股力量震慑人心、鼓舞人心。
贵州黔东南州“村BA”的破圈走红,生动诠释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村BA”展现篮球热血时,也在以体育为切入点传递着美好的乡村文化。我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关键要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
一是文化亲民“接地气”。“村BA”之火,火在一个“土”字,球场是村里自建,参赛球员是本土村民,啦啦队是苗族歌舞,获胜奖品是当地的土特产——鸡鸭等,处处都彰显出“村BA”浓郁的乡土特色,实打实接地气,线上线下联动,把“乡土气息”与“现代元素”充分融合,乡村卫华“接地气”才会“有朝气”。
二是全民参与“聚人气”。“村BA”之火,火在一个“村”字,村里传承几十年,已经融入到乡村百姓的毛细血管中间,成为农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自主、自发、自愿参与,为乡村振兴汇聚“人气”。近期,在2023中国首届男子九人排球精英赛中,海南队夺得冠军,让海南排球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背后除了队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更是源自海南排球的文化底蕴。和贵州的“村BA”相比,海南“村排”同样极具地方特特色,在椰林下、戏台旁、海滩上、都能看到排球的影子,这是海南乡村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充满自由、活力、朝气。
三是精神文明“扬正气”。“村BA”之火,火在一个“乡”字,开展乡村体育运动,是提高村民身体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强化乡村凝聚力的重要抓手。要打造一批“农”字好的体育特色品牌赛事、健身活动,开展好定安幸福跑、南丽湖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端午赛龙舟等等体育项目,举办好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戏曲晚会并开展琼剧研讨会等,不断推动琼剧文化发展,助推“戏曲之乡”绽放新活力。持续丰富和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群众乡村振兴要塑型,更要铸魂。以中国乡村的小切口,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目标。黔东南“村BA”已成为贵州文明乡风的新名片,但一把钥匙开一扇门,我们不能用一种方法套用全国各地,每一个地方都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乡风建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