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随手点开手机新闻浏览,看到头条赫然刊登着杨绛先生日常伏案工作的照片,下方附文:“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病逝,享年105岁。”指尖一顿,心头不由得一紧,望着照片中面容慈爱的先生,悲从中来。
对先生,其实并不是很熟悉。一开始只是因为对其称呼的好奇,很长一段时间在文中看到描述“杨绛先生”的字眼,都才疏学浅地以为对方是一位男士,不然为什么叫“先生”。后来才知道“先生”是一种敬称,无关性别。先生一生坎坷,年轻时被时代所驱,受尽苦难,两位至亲又相继离世,一个人默默送别钦慕的爱人和疼爱的女儿,是怎样地悲痛欲绝,然而又是怎样的坚强才能支撑一个人独自走完后来的几十年,还能笑得如此会心、和善。不负钱钟书先生对其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最智慧的人,最淡泊的心。再后来有幸拜读了先生93岁时所著的《我们仨》,被至亲的三个人间真挚的情感所感动,字里行间溢满在世之人对离世至亲的无上怀念。先生虽已年迈,但仍笔耕不辍,百岁高龄竟还有作品出版面市,我猜想也许先生觉得钱钟书就活在她的笔下,唯有不停地写着,才能抒发心中的爱,文字是阴阳相隔的两个人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报道中说杨绛先生早有留话,要火化后在发讣告,不想自己成为新闻。所以就这样,先生悄悄的走了,就像她在世时淡泊名利,遗世独居,不想惊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打扰。
愿先生一路走好,分离多年的我们仨再无离别。
——谨以此文怀念我心中的杨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