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好友通话近4个小时,原本是聊聊彼此的近况,没想到聊着聊着就聊到了FDT-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团队协作无处不在。
我们发现:大多时候,业务合作中所谓的“卡壳儿”,都是由于FDT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的。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边回顾这“五大障碍”,一边反观我们平时在推动业务合作中的一些习惯或问题。
团队协作的第一大障碍是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该问题源于团队成员大都害怕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大家不愿意相互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项,从而导致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
观察:真实的业务合作场景中,如果双方没有充分建立信任,后面的进展就会受阻。那么,如何充分建立信任,当然并不只有“信任练习”一种选择。与关键人物有充分的信任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当然,在合作过程中保持专业的关键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业务合作中的信任,99%来自对彼此专业的信任。
Tips:专业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的,但是对专业的信任却是需要一步一步建立的,缺少建立专业信任的相应动作,合作的基石就会动摇。所有的业务合作中,建立专业信任的相关活动至少要占到五分之一,是促进合作的必要条件。(这里的时间比例主要是类比WORKSHOP中的相关活动时间比例。)
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危害极大,因为它为第二大障碍——惧怕冲突奠定了基础。缺乏信任的团队无法产生直接而激烈的思想交锋,取而代之的是毫无针对性的讨论以及无关痛痒的意见。
观察:真实的业务合作场景中,所谓的“僵局”,大多时候就是因为惧怕冲突导致的。因为彼此可能都不愿意再往前迈一步,把问题挖的深一点:为什么要这么考虑?请问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Tips:协作中,每个人都能够聚焦冲突点进行深刻的反思及追问,十分重要。彼此能够就冲突点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所有人都能够毫无保留地发问以及回答,包括对自己、对所有相关人,是掌控冲突的必经之路,过程中,“示人以真”非常重要。
缺乏必要的争论之所以成为不利的问题,是因为它必然致使团队协作面临第三大障碍——欠缺投入。团队成员如果不能切实投入,在热烈、公开的辩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即使表面上在会议中达成一致,也很少能够真正统一意见,做出决策。
观察:真实的业务合作场景中,所谓的“冷战”表现,就是这里的欠缺投入。不发表意见,或者“你们说什么都对”等等,这些看起来的敷衍都是“欠缺投入”的表现。
Tips:一旦陷入这样的困境,协作会比较难开展。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杀回第一轮,从建立信任层层盘点,维护,不惧怕冲突,示人以真,直到彼此全情投入;当然还有一种,能行就上,不行就让,评估合作成本,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第二种是兜底条款,也是示人以真的延伸。
因为投入不够,且实际上没有达成共识,团队成员就会逃避责任,这就是第四大障碍。由于没有在计划或行动上真正达成一致,所以即使最认真负责的人发现同事的行为有损集体利益的时候,也会犹豫不决而不予指出。
观察:真实的业务合作场景中,所谓的“撂挑子”就是指这种情况。因为没有真正达成一致,导致一方选择退出,不干了。更为严重的是,另一方对这种“不干了”并不理解,或者理解有误,致使进展中止。
Tips:到这一轮,基本上合作的先天条件已经崩塌了。有克服这重障碍的方法吗?当然有。在深刻的反思之后,可以选择从头再来。团队内部这个时候可以选择WORKSHOP,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如果团队成员不能相互负责、督促,第五大障碍就有了赖以滋生的土壤。当团队成员把个人的需要(如个人利益、职业前途或能力认可)或甚至他们的分支部门的利益放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利益之上时,就导致了无视结果。
观察:真实的业务合作场景中,这一点大多时候被称为“自私”。由于不能相互负责,如果还能走到这一步,也是踉跄而来,所谓的结果,不过是为了结束而画上的一个休止符。
Tips:自私大多时候我们理解其为只关注一己私利,这里更为宽泛的理解是:在团队协作中,但凡关注的目标不是团队整体目标,都可以称之为“自私”。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比如在第三个环节,全情投入,做出承诺,列出主题目标,就一种方法。
克服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有兜底法则,更有科学方法。
《克服团队协作五大障碍》是国际团队课程的鼻祖,是团队合作的经典课程,被誉为团队打造的必修课。该权威理论来自帕特里克·兰西奥尼编写的《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一书,对团队合作存在的问题总结精辟,指出团队合作中主要有五项障碍:
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存在缺乏信任、相互戒备,表面上一团和气,缺少对冲突合理的解决和把握,以及对于结果模棱两可,缺少明确的承诺,对团队中的工作缺乏责任心,对团队目标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实中,我正在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借助一系列专业的练习和方法,帮助身边的企业家朋友打破团队协作中的障碍,打造真正高效协作的团队。希望这一理念同样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
团队协作无处不在……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