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唐朝,排除唐太宗李世民,论军事能力,首推卫国公李靖,他南平萧铣,北灭突厥,更有不少军事著作,后来更是入朝成为宰相。然而在贞观十七年的凌烟阁排行榜上,李靖仅排第八名,很多人觉得这个排名低了,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对于凌烟阁的排名,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真正的排名顺序是按照当年各位的官职品级来排序的。这些人都是在唐朝建立和初建之时立下大功的人,都是有功之臣,自然要按照某种顺序来排列了,而官职品级就是一个很好的排列顺序,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排在李靖前面的七个人的履历和官职。(所有官职以贞观十七年的为准)
1、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姻亲,他是文德皇后的哥哥,自幼与李世民交好,在李唐的建立过程中和唐朝初年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起兵后长孙无忌就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长孙无忌又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登上皇位,在论功行赏时,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李世民登基后,让长孙无忌当吏部尚书,并定他为功臣第一,封齐国公,不久李世民想让长孙无忌出任尚书右仆射,但是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在长孙皇后的坚持下,李世民改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李世民想封长孙无忌为司空,又被长孙无忌给拒绝了。贞观十一年改封为赵国公,十六年进拜司徒。十七年画像进入凌烟阁。
2、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孝恭是李唐宗室名将,唐高祖李渊的侄子,唐朝建立后他在李靖的协助下平定南方萧铣政权及南方半壁江山,功劳几乎与李世民持平。李世民登基后封李孝恭为河间郡王,让其出任礼部尚书。
李孝恭是懂得明哲保身的,李世民继位后他养了歌姬舞女一百多人,经常是沉迷于享乐,但是他为人也比较谦让,所以李世民对他也比较优待。贞观十四年,李孝恭得了一场急病一下子死掉了,李世民非常伤心,追赠他为司空,扬州都督,配享高祖庙庭。
3、莱国公杜如晦
杜如晦是李世民的智囊,与房玄龄合称为“房谋杜断”,两人经常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玄武门之变就有他们的功劳。李世民登基后封杜如晦为蔡国公,任职兵部尚书,贞观三年升任尚书右仆射,不过此时的杜如晦身体已经很差,不久就去世了,李世民追赠他为司空、莱国公。
4、郑国公魏征
魏征原本是李世民的敌人,他一直都在辅佐太子李建成,甚至为李建成出谋找机会杀掉李世民,可是李建成没有听魏征的。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归到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
魏征是有名的谏臣,针对李世民的施政以及行为,魏征经常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来匡正李世民的过错,可以说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魏征有着很大的功劳。贞观十七年初魏征去世,李世民下诏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不久其画像悬挂于凌烟阁。
5、梁国公房玄龄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重要助手,与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他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诸人并功第一。李世民继位后,任房玄龄为中书令,此后房玄龄又出任尚书左仆射,为相长达20多年,为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贞观三年,房玄龄改任尚书左仆射,贞观九年以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十一年改封梁国公,贞观十三年加封为太子少师,贞观十六年加封为司空,贞观十七年画像挂于凌烟阁。
6、申国公高士廉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舅舅,隋朝时高士廉曾在岭南为官,依附于萧铣,萧铣被灭后高士廉又到李孝恭麾下任职,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与丘和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当时,李世民正担任雍州牧,因高士廉是自己妻子的舅舅,而且素有声望,对他非常器重。
武德九年,高士廉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贞观元年(627年),拜侍中,封义兴郡公,后来被贬到蜀地,贞观五年,入朝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贞观十二年改封为申国公,不久出任尚书右仆射,贞观十六年加授为开府仪同三司。
7、鄂国公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原本是刘武周的部下,武德三年兵败后归唐,分到李世民帐下,而后他便跟着李世民参加了唐初统一之战。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在玄武门外射死齐王李元吉,协助秦王杀太子李建成,论功与长孙无忌等人并列第一。
贞观元年,尉迟敬德被授予右武侯大将军,封楚国公,后历任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同州刺史,贞观十一年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授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不久跟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被绘制成肖像陈列在专为表彰功臣而修建的凌烟阁中,尉迟敬德位列第七名。
8、卫国公李靖
在这8人中,李靖是岁数最大的一位了,他早在隋朝就开始为官后,后来发现李渊有谋反的迹象打算南下江都向隋炀帝告状,不料半路被李渊给抓住了,差一点被李渊给杀了,还是在李世民的请求下才免一死。后来李靖便归唐为唐效力。
武德年间,李靖辅佐李孝恭平定萧铣,招抚岭南,平定了南方半壁江山。贞观四年,李靖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率兵灭掉东突厥,回朝后出任尚书右仆射,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地位仅次于左仆射房玄龄。贞观八年,李世民加授其为特进。贞观九年,李靖又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率兵攻灭吐谷浑,贞观十一年改封为卫国公,贞观十七年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位列第八。
小结:
上述便是八人的简单介绍,这八人的最高官至分别为长孙无忌(司徒)、李孝恭(司空)、杜如晦(司空)、魏征(司空)、房玄龄(司空)、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李靖(特进)。
按照官职的由高到低,司徒、司空属于三公,正一品,排序为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属于从一品,特进属于正二品,所以长孙无忌自然排在第一,同为司空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于高士廉和尉迟敬德,李靖最低。
至于最高官职一样的,按照爵位高低和死者为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李孝恭是郡王,其他人是国公,所以李孝恭自然就排在第二位。贞观十七年排序的时候杜如晦和魏征都去世了,而且杜如晦在前,魏征在后,所以凌烟阁上杜如晦排在魏征前面。所以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何李靖军功显赫,出将入相,但被排在第八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