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简单翻译一下:上古深懂养生之道的圣人教导感化普通人的时候,那些虚邪贼风要及时躲避,内心恬淡虚无,使真气从容顺畅运行在身体当中,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从哪里产生呢?
读后感:这段话近乎白话文,也特别好理解,特别是后面的四字一句,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特别押韵,朗朗上口。先再读一遍后面几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多读几遍,感觉又提升了一个境界。所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再来分析一下什么是“虚邪贼风”,虚指的是身体虚弱,邪指的是邪气,贼风指的是风像贼一样偷袭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的身体虚弱,被贼风一吹,就容易染上邪气而生病,所以我们需要躲避贼风对人体的伤害。
“避之有时”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化里头总在讲时间的概念,这个时间里面,又暗含着空间。在什么时段避什么风?《黄帝内经》讲究五运六气八风,一年四季什么时候刮什么风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九宫八风图来理解一下,另外我发现一个宝藏小程序观星授时也能清晰看到什么时间刮什么风。而且时间也只是个相对概念,平气法和定气法算出来的时间有所差异。
在《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里面有讲对应的风:正南,大弱风;正北,大刚风;正东,婴儿风;正西,金刚风。西北风,叫“折风”,是摧杀之气更大的风。我们从命名就可以知道,南方叫“大弱风”,对人影响不大;北方、西方都叫“刚风”,所以北风、西风对人的伤害就比较大。
所以说一年四季不同的时间刮不同的风,我们要一一对应,在恰当的时间避免这些风对我们人体的伤害,这也就是“避之有时”的真正含义,所以说掌握八风的运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恬淡虚无”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开来解读一下看,“恬”就是“内无所营”的意思,在这里营翻译过来就是求的意思。“内无所营”就是内无所求,就是内心没有太多的需求,另外古文中也有说“少则得,多则惑”的说法,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的焦苦、劳、累都是因为我们过度的需求导致的。
所以说少私寡欲是非常重要的事,在这里面并不是无欲无求的意思,就是不要贪图享乐,而是适当满足身体的正常欲望。因为欲望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用到恰逢其时。
我们再来看一下淡的解读,“淡”是“外无所逐”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的事物要有淡然的心,随遇而安的心,不汲汲于物欲的心。
“真气从之”的真气,又叫阳气,阳气是我们身体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能量。在身体之中真阳之气足,人才定得住。所以“真气从之”,也指气定神闲。气定神闲一定是精气神皆足,才能从容。在这里我想到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相似的表达意境。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同样的我们也一字一字分开来解读一下“精神”的意思。在这里“精”如果按阴阳上来论,“精”是阴,“神”是阳。如果再继续分,“精”是血,“神”是气。“精”是有形的,“神”是无形的,但这两个东西都要内守,都不可以外泄。外泄之后就会损伤身体的阳气和气血,使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
想要精神内守,养精蓄锐,就得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就是要做到前文中提到的“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所以说黄帝内经太有意思了,前后文参考,可以解读出想要的答案。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以经解经的方式。
“神无妄动”,抱一守一,就是脑子别太散乱,脑子一乱,身体就乱,情绪乱了,五脏就乱,乱了,就得病,就这么简单。所以说我们才重视修心养性的重要,这些理论不是空穴来风,是有迹可循的,只要认真思考,处处见真知灼见。
如果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那么疾病就不可能产生。所以说这简短几个字,就透露了养生的秘密。养身一定是先养心,养气血的充足,养气脉的宁静。养心就是要虚怀若谷、少私寡欲、内无所求、外无所逐、气从以顺、精神内守。
注:本文部分观点来源于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部分观点来源于个人学习理解,不作为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