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新添兰草一盆,茎叶修逸,姿态飘洒,甚是喜爱。置于案上,闲暇时常伫目凝望,有山林之想。
观之愈久,愈觉眼前景物与笔下丹青浑若一体,有异曲同工之妙。盖草木之美在于意态,故能相通。
何谓意态,形色之上,风骨之外也,相当于人之气质。
古来咏草木之诗,状其形色赞其风骨者多,摹其意态者少,盖因意态最为微妙难捕。以咏兰为例,承袭《离骚》香草美人之喻,多赞其高洁,而能状其飘逸悠远之意态者少。这首《写兰石有寄》虽平实,却有真意:“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再如咏荷,多赞其纯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义山的这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方是状其自然和谐意态的神来之笔。又如咏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是赞其傲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是状其神清骨秀之意态。
故凡有形色而能寄人幽情、有风骨而不拟人过甚者,皆可谓意态,也即真意。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赏花赏草,本是乐事,原不必牵强。
—壬寅年十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