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做投资组合相关的工作,财务自由这个话题有点大,投资组合这个点倒是更适合一般人。
这本书不太长,读起来也没什么难度,更深入的想了解投资组合的可以读《有效资产管理》。
理财的常见误区
一个挺有趣的现象,我们在做KYC(Know your customer)的时候,挺多用户的风险类别为保守型,但是在实际投资的时候,却非常勇敢的去投资一些风险性比较大的产品,比如股票,P2P。也就是说,用户的实际行为和ta测试得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匹配的。可能原因有3点:1 KYC题目设置不恰当;2 用户不了解自己;3 用户不了解金融产品的实际风险。
第1点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还是比较相信我们研究同事的专业性的,毕竟其他公司的数据也呈现同样的问题,那么只可能是后面2点。既然不了解自己,那么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很大概率上就是亏损。
理财的常见问题有:
- 过于保守:投资者将全部资金存入银行,或者投入到货币市场(余额宝)
- 过于激进:将正常储蓄大比例的投入股票市场
- 择时:希望能在反弹时入市,下跌前卖出
- 轻信他人:当投资者害怕自己过于保守或激进,又担心自己没有经验时,轻信保险经纪人、理财规划师或其他人的意见
投资理财是严肃且理性的事情,投资的结果决定我们可以过什么生活。但是理财却又没有那么复杂,掌握理财的基础知识,就完全有能力自己管理资金,创造更高的收益。
首要任务:储蓄
收入不等于财富。可以想想自己上大学期间是否是月光,毕业2,3年是否还基本是月光?收入如果全都花掉,只是维持了高标准生活而已。
财富在于你能积累多少,而不是你能赚多少。关键就是找到储蓄和消费之间的平衡点。《邻家的百万富翁》研究了富人的财富积累方法,多数富人并不是靠发横财,而是有严格的自律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将净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结余储蓄起来。
不要猜测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如果说60年的华尔街经历让我懂得了什么的话,那就是人们无法正确的预测股市的走势。
巴菲特、彼得·林奇、邓普顿也都说过类似的话,我们永远无法对市场时机进行精确的预测,把握先机。
但即使不进行预测,我们也能获得很好的回报。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投资流程中哪些是可知且可变的,哪些是无法预知的。
如何建立投资组合
决定投资组合长期价值的6大因素:
- 储蓄的多少:很简单,同样支出时,攒的月多,资产越多。
- 投资时间的长短:按照复利,1.082=1.17,1.085=1.47。一般人能达到年化8%已经不错了,仅仅3年的时间差,收益率就差了(1.47-1.17)/1.17=25.6%。
- 资产的配置:最重要的投资决策在于如何配置资产,而不是挑选最优单个投资产品。比如股债比例8:2,股票收益25%,债券收益5%,那么年收益=0.825%+0.25%=0.21。如果股债比是2:8 呢,那么年收益=0.225%+0.85%=0.09,相差了1倍多!
- 资产的年回报率:这是最无法控制的,但是从长远看,不同类型的资产在回报率上非常稳定。
- 每年投资成本的大小:投资成本越高,年回报收入当然越小了。
- 纳税金额:纳税其实也可以并与投资成本。
不管是月入1000还是月入10万,这6大因素决定我们的最终净资产。
资产配置不仅仅是指多样化,而是指多种不相关的资产进行配置,从而提高回报,降低风险,也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从长远看,90%以上的整体回报,取决于资产配置。
简单版资产配置模型
- 大型公司股票(沪深300)
- 小型公司股票(中证500)
- 国外公司股票(QDII)
- 债券
通常来讲,这4类资产对我们已经足够了,这个组合能帮我们获得那些极其复杂的投资组合中绝大部分的风险分摊效果。
确定了类型之后,下面就是确定各资产的比例了,这个要涉及到个人的风险承受度了。建议激进型的投资者配置25%的债券,平衡型投资者配置50%股票,50%债券,保守型投资者配置30%股票,70%债券。
短期均等比例配置的表现有时会远差于标普500指数,而且均等比例配置在短期甚至还优于保守型的配置,临时的落后表现可能会让我们很纠结,但是从长期来看,他们的收益率是非常接近的(表格最后一行)。
投资组合的激进程度取决于整个组合中股票和债券的比例,而不是持有哪几种股票,因为各个股票在风险水平上使相似的。
组合的调整
组合调整的目的就是让资金分配重回原有的目标比例,从而控制风险。这是有一个非常反常识的规则:减少对业绩最好的资产类别的投资,同时增加对表现不佳的资产类别的投入。因为所有资产类别的市场表现都呈现周期性变化,组合调整可以让我们高卖低买。
调整方法有两种:
- 增加资金,投入到低于资产配置目标比例的资产类型
- 卖出高于目标比例的资产,并将卖出的资金投入到低于目标比例的资产类型,达到目标比例
当然我们很有冲动去买那些表现优秀的资产,放弃表现差的资产,毕竟大牛市时,别人都在赚钱,看得人心痒。但是,长线投资必须克服这种本能!每类资产都会经历低谷,只是早晚问题。低谷出现时就是补充投入的时机,正是它们被低估,没人买的时候。
研究显示,每年进行1次组合调整就能让投资组合降低波动性,让回报最大化。频繁的调整组合配比,除了增加交易成本之外,还可能会降低组合的有效性。同时,组合调整也能培养和锻炼进行成功投资所需要的自律力。
最后,理财得先有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抵御投资过程中波动性对我们造成的困扰,提高我们实现目标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