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16
今天开始阅读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之前从没有听到过观课议课的概念,上学期新网师有公共课,才知道,这学期想跟陈大伟教授学观课议课,提前预习。
1. 如何理解观课议课?
从定位来看,观课议课是以课程为对象、以课堂为载体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发展内容来看,观课议课关注全人型(信念与积极性、思维与选择、行为与效果等)的教师发展;从发展方式和途径来看,观课议课强调以教师为本,促进专业发展走向自组织;从实践效果来看,观课议课简便易行,已经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2. 什么是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是一种教研活动。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尊重参与者相互平等的主体地位。(来自百度百科)
3.课堂观察的意义:改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助推教学研究的意义。
4.陈大伟教授在推进观课议课的过程中经常强调两点:一幸福是一种能力;二人因思而变,进行课堂观察时,我们要主动思考,积极思考,一方面要发挥教育洞察力研究他人,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育想象力研究自己,既要“入乎其内”理解教学,又要“出乎其外”创新教学。
5. 课堂观察的变革:一是从批评走向建设。少做评判,多做研究和展望;二从旁观者走向助教;三从统一标准走向权变意识(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他们的条件和潜能,观察和研究如何给他们提供“跳一跳”便能摘到的“桃子”。四从要素观察走向情境观察。
8月17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17
1. 观课议课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培养教师的选择意识,发展教师的选择能力,激励教师在选择中创新和超越,而不是为教师提供一套成熟的实践方案。
2. 观课议课要尊重参与者理性思考的权利,并搭建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平台,鼓励参与者在观课议课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议课时,我们既要防止参与者对他人思想权利的剥夺和对他人思想过程的包办代替,又要防止权威思想对实践中的草根思想的禁锢,还要防止多数人的思想对少数人的思想的压制。
3. 理想和尊重人性最为便捷的方法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4. 观课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和平台,理解教学、改进教学、创新教学的对话交流活动,它的主要目标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判断,给出结论,而是让参与者思考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上出更加理想的课,以追求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生活方式,实现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生活。它是参与者自我成长和帮助他人成长的融合,是自助、他助和助他的互动与统一。从行为方式看,“和”意味着对在场的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保护。这体现在尊重他人的发言和观点,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立场,欣赏他人的思考和创造;还体现在保持开放,接纳他人,给他人机会,以成全和成就他人,共同保护参与者观课议课、讨论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月18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18
1. 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是综合性实践;是差异性实践;是情境性实践;是选择性实践。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根据手中可以利用的教学材料,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既是教师的专业权利,也是教师应尽的专业义务。
3. 基于教学实践的观课议课变革:一走向理解性观察,不仅要理解授课教师的处境和经历、意愿和追求,而且要理解教学行为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要理解教育的其他可能性和改变,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和选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教学,推动教学变革。二走向支持性观察。三走向发展性观察。观课议课的主张: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应该将自己定位为未来理想课堂的建设者,而不是当下课堂的评判者和批评者。四走向自助式观察。观察别人上课时,我们最好按照“我也要上这节课”的要求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同步备课和教学设计,如此我们会观察得更认真,也能发现更多、收获更多。
4. 观察研究学生的全方位的,不仅要观察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学习的收获以及他们对作业、学习的愿望,而且要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人格发展和生活质量。
观课议课的参与者要达成的理解包括:一理解彼此的处境和动机、理解教学的条件和环境,理解教学的背景、前因后果,理解教学的依据和决策过程;二理解教和学之间的影响和关系,理解教的预设、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理解学的效果是否理想,如何变得更有意义(这样的理解实质上是研究);三理解教学的新的可能性,理解教的预设、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是否有其他可能性,理解新的思考和实践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理解实质上是创造)。观课议课的理解和研究,不是面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它可以帮助参与者认清自我,了解彼此,在共同研究中相互学习。
8月20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19
1、观课议课中的人,既包括观课议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也包括学生。观课议课关注人的幸福,既要关注参与者当下的状态,也要关注参与者的未来发展。观课议课关怀学生,就是要关注和关心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追求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避免把学生当成教研的工具;引导学生求真;给学生以尊重课堂的示范。
2、要让学生敬畏课堂、尊重教师,并潜心学习和发展,观课教师首先要敬畏课堂。我建议观课教师:一定要提前进教室(提前三分钟);若没有特别原因,只要走进教室,就完整地观察完一节课,不要只看三五分钟,走马观花;在课堂上要关闭私人通信设备,不要旁若无人地接听电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诸如备课、批发作业等工作;不要与其他观课老师闲聊,避免在课堂上讨论和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
3、关怀和帮助身边的同学。观课时,将关注重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发现应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象和故事、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帮助授课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使其更好地因学施教,因材施教。一到学生身边去,根据观课的目的和需要选择位置;尽可能选择不影响教师教学的位置;在授课教师讲课时,观课教师最好静静地观察;与学生建立相互接纳和信任的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4、怎样有质量地观课?(一)有质量地观察自己的课:一有质量地观察教学录像的步骤:拍摄并观察自己上常态课的录像;整理课堂教学实录;选取有讨论价值的片段;发现教学的新的可能性。二借助黄、黑、绿三顶帽子,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发现课堂:“黄帽”是肯定,它代表一种乐观主义,主要的思考方向:这样教学的好处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积极因素是什么?也就是为自己教学找优点。“黑帽”是质疑和否定,主要的思考方向:这样教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什么?风险有哪些?有哪些问题被我忽略了?这是自己给自己“找碴儿”。“绿帽”是新的发现和选择,主要的思考方向:除了现有方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们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来做这件事?这里有没有另外一种解释?
只要教师努力观察自己的教学录像,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创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用心观察其他教师的课:观课议课,“观”是观察的简说。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听”也是观察的一种重要方式)——“观”;另一方面,是运用心灵和理性的力量体验、感悟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察”。
观课时需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中的变化作为观察的对象,要“察”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否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要“察”教师的教学处境、教学选择和依据;要“察”教学活动的即时效果,以及对未来教学、对学生未来人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借助他人的课反观、提升自己。
(补卡)8月21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20
1.遇事不要着急,若遇到出乎意料但不紧急的事情一定要慢慢处理、慢慢想;面对学生的挑衅行为要大度一些,要学会接纳小孩子的顽皮;要尽可能多看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做好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2. 怎样有质量的议课?
有质量地议课需要以学论教,需要关注教学实践的真理具有无境脉特征,需要关注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需要以对话的方式展开,需要发展教育想象力。还要:
(1)聚集和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议课一是要聚集,聚集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深入研究,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二是要专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议课的重点不在于这一节课,而在于通过这一节课研究如何促进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观课议课主要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讨论的问题是“以此为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学内容”“以此为例,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教学设计”。观课议课是借助一个案例、一个现象讨论教学的多种可能性,“一中求多”,奠定教师自主创造的基础。
(2使用问句做价值澄清。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思考和交流。思考的过程就是价值澄清、选择新方法的过程,也是学会为自己做选择,学会承担选择责任的自我教育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提问的目的还在于培养教师自我提问的习惯,引导其通过自我提问促进自我对话,引起自我反思。
(3)发挥想象力探讨新的教学可能性
(4)运用促进思考和对话的议课模型。议课的对话关系中,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学习者,大家或者围绕以及配合有讨论价值的故事(案例),或者借助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和事件,讨论预先确定的观课议课主题;授课教师不再是焦点,也不再被动承受批评。
3. 议课的“三忌”:一忌把自己当专家;二忌给别人找毛病;三忌不给对方留反驳的机会。
8月22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21
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走向对话和深度研究的课后反思。观课议课提出的改进方式:在授课教师说出“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还比较满意”时,议课老师可以追问一下:“你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不是你预先设定的?”“你做了什么才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要取得这样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以后可以坚持和实践的东西是什么?”在授课教师说“我觉得以下几个地方还是有问题”时,议课教师可以追问一下:“你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是什么摁造成了这种结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哪些问题?”“我们需要改变和调整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持之以恒,就可以培养出自我提问、自我对话、发现关系,从教学经历中获得反思经验的能力,促进反思性教学的发展。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案例研究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if !supportLists]1. [endif]对教学案例的理解。观课议课中的案例研究包括两个部分:观课时选取、组织有讨论价值的教学案例;议课时讨论和分析选取的案例,讨论和研究案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其他可能性,研究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和启示。
[if !supportLists]2. [endif]在观课中组织案例。观课议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教师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和收集有关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是实施以学论教、实践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时,观课教师不仅要坐在学生身边,和身边的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而且要充分看懂他们的学习活动。
[if !supportLists]3. [endif]在议课中研究案例。第一步,议课应建立在课堂上真实的故事和情境的基础上,因此案例讨论首先需要由观课教师描述自己感到困惑的教学故事,同时提出针对课堂现象梳理出的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二步,参与者听取授课教师讲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第三步,提出问题的教师发表意见和看法。第四步,所有参与者围绕教学故事和前面已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质询、讨论和交流,以达成对困惑和问题的理解。第五步,所有参与者总结案例研究的问题,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对解决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以及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观课议课的行动研究路径与方法
发现和提炼观课议课主题的方法:透过现象,发现并提炼问题;借助自我反思找到问题;用批判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变换角度,找出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接力研究问题;寻找实践变革的行动方案。
8月23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22
[if !supportLists]1. [endif]阅读,不仅仅有发出声音的读,还有不出声的阅;有声为读,无声为阅。领悟课文既要领悟感情又要领悟道理,领悟道理的有效阅读方式是默读,领悟感情的有效阅读方式是朗读。
[if !supportLists]2. [endif]观课议课主张进行“切片研究”,既基于师生互动的情境、互动的关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故事、教学情境,在故事和情境中研究师生互相影响的关系,获得对师生互相影响关系的认识,改善师生之间的影响关系,让教育的情境更温暖,教育的影响更有效。
[if !supportLists]3. [endif]观课议课的实证性首先体现在观课议课强调参与教师深入课堂,收集课堂上的真实资料,了解课堂真实的现象、事件。观课议课尤其是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和研究学生,收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困难、方法与改变等情况的证据,形成研究的事实基础。观课议课的思辨性首先体现在参与教师对师生行为的依据与原因、效果与影响等方面的关系的发现和审视上。
8月25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24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一节课不仅能体现出教师教的行为,还能体现出教学设计背后的教学观念,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选择,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和预设,等等。我们要学就学这节课背后的名师的理性思维,而不是只学教学行为。(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要看到名师的教学行为,更要看到这些教学行为背后反映的名师思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名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原理是什么?这样设计学生效果好的依据是什么?等等,挖掘背后的东西,可能学到的东西才是真的,不能只是照搬、模仿。)
[if !supportLists]2. [endif]坚持以学论教,就是要以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课堂生活质量、收获与进步等反观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价值大小,选择真正能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和美好的学习体验的教学行为。
[if !supportLists]3. [endif]不仅要观察名师的教学行为,而且要体会名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假设和思维;要学习行为背后的理论、决策,学习可学可用的教学策略。观察名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学习的、真正有用的是“引起注意”“激发好奇心”“内容指引”“建立联系”的教学路径和教学策略。
[if !supportLists]4. [endif]反问可以表达出授课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呼唤他人参与,让他人表达意见;同时,这样的反问促使所有参与者成为建设者。
[if !supportLists]5. [endif]教师要有课堂时间有限、优先关注核心知识的意识,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答对,在此基础上再去培养其他好习惯;学生的答案离题目太远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树立榜样,用榜样引导学生抓住更有价值的问题。
8月26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25
[if !supportLists]1. [endif]观课议课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从批评走向建设。所谓“建设”指参与者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得到完善或重构,其课堂教学变得更合理、更有效。观课议课不主张对授课教师和课堂教学进行评判,而主张以第一人称谈改变、谈建设。
[if !supportLists]2. [endif]观课议课的目的不是批评这些有缺陷的故事和创造这些故事的教师与学生,而是讨论如何让未来的教学更合理。
[if !supportLists]3. [endif]人的幸福感来源于自身力量的增强和自身力量的实现。自身力量的增强表现为不断改造自我,自身力量的实现表现为有能力改造外在世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幸福;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看到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生活得更幸福、成长得更明显,这是另外一种幸福。这两种幸福都比虚荣心更有价值。
[if !supportLists]4. [endif]观课说明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授课教师说明教学背景,包括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整节课的概况。第二,授课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创新。第三授课教师介绍观察对象。
[if !supportLists]5. [endif]议课和磨课不同。磨课可以说是多中求一,是把多位参与者的意见汇集起来,打磨出一节课,这种方法在准备优质课竞赛时用得比较多。而议课是一中求多,就是以某位老师呈现的一节课为平台,一方面让参与者去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这叫发挥教学洞察力;另一方面让参与者拓宽视野,各抒己见,思考这节课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发挥教学想象力。
8月27日《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刘然芳08—26
[if !supportLists]1. [endif]教育主张应该是针对实践的,它主要是由教育实践者提出。它内核是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见解,它可能是实践者的教育思想,也可能是实践者的个人实践理论。主张的内核是见解、思想。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if !supportLists]2. [endif]提出有质量、有影响的教育主张需要什么条件?首先,提出者对相关理论有相对广泛的涉猎与思考,提出的教育主张表达的不是零碎的、浅层的教育思想,而是比较深入的、系统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思想;提出者的教育主张背后有比较系统的理性思辨与建构,能自圆其说,经得起同行的审视和质疑。其次,教育主张是关于实践的理论,是关于实践的见解,应该源于实践,所以我们提出的教育主张应该被实践证明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成效比较显著,得到了一部分同行的认同,有一定的传播范围和知名度。再次,提出者具有一定的教学勇气和表达意愿。
[if !supportLists]3. [endif]提炼和表达教育主张的社会意义:一是丰富教育知识的来源;二是提出教育主张的教师为其他教师树立了一个榜样;三是可以凝聚教育团队。
[if !supportLists]4. [endif]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目的的主张:教学生,教学生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
[if !supportLists]5. [endif]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背后可能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想成为好人的心”的人性理解与假设在起作用,而行为主义教育思想背后则可能是“人需要约束、人是由外部环境塑造的”这一人性理解在起作用。所以,最核心的还是我们怎么看待人,如何理解人的需要,如何理解人的发展......你信什么,信什么样的人,信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可以说是一切基础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信念一定是教学风格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