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年准备备孕,但是身高165厘米的她,体重却足足95公斤,为了有个健康的宝宝,老公每天下班陪着他去西流湖公园慢跑,两个月下来,老公体重下降了,小王的体重却足足涨了40斤,近期在体检中还发现了尿检结果蛋白尿2+,减肥没成功,得了肾脏病?带着疑惑,小王和老公来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肾脏内科,经过检查及肾穿刺活检术,小王被确诊为:肥胖性肾炎。
神马?胖了跟“肾脏"也有关系?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很大关系,他怎么还会与慢性肾脏病扯上关系呢?
多个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肥胖也会导致肾脏的损害,称之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肥胖人群体重增加导致代谢增加,继而引起代偿性超滤,肾小球内压增加可损害肾脏,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 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表现之一是出现蛋白尿,肾脏功能受到损害。通俗来说,就是尿中发现有像肥皂水样的泡沫。出现蛋白尿以后再进展为慢性肾病甚至于慢性肾衰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肥胖相关性肾病一般起病隐匿,各年龄段肥胖患者均可发生,以年轻患者为主。
典型临床表现为肾病性蛋白尿或非肾病性蛋白尿,伴或不伴肾功能衰竭,少部分患者可合并有少量镜下血尿,一般无明显水肿和低蛋白血症,多伴有高血红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一旦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现及治疗不及时可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
肥胖患者出现蛋白尿时,应尽早行肾活检穿刺术以明确诊断。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时,需高度考虑肥胖相关性肾病。需与特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相鉴别。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肥胖相关性疾病?
可以首先筛选有无罹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如果有,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到院进行尿常规、尿微量蛋白、肾B超等相关肾功能检测确诊。 预防肥胖性相关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肥胖,保持正常体重,市民可以通过BMI(体质指数)来评价: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BMI大于或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控制体重的获益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体型的变化。对于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异常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来看,对保护肾脏也是非常重要的。
何保护肾脏
此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喝酒、平衡膳食、坚持适当锻炼等,另外,还要控制血糖、监测血压,每天摄入足够的液体量,健康成人每天摄入1.5~2升液体为度。建议市民不要长期服用非医生处方药物,“很多药物经过肾脏代谢,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肾脏,比如解热镇痛药等,也应在肾脏专科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