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昨天参加了北大附中时就想约刘畅一起吃饭,我说今晚不行,因为晚上有一对一的补课。我说明天早上参加完亚迪学校考试后再约着一起吃午饭,他同意了。到了中午考完试正约着去时突然还有一堂1–3点的英语补课,我说不得不取消。快到补课点时他突然说,说好要跟刘畅一起吃饭。然后委屈的眼泪出来了。他爸爸很大声的说,不可以任性。他无奈的下了车,我陪着他下车,感觉这样去上课也是没效果的,我想疏通他的情绪。于是对他说:“我们没有时间跟刘畅一起吃饭,他原来读六年级时不是一样没时间跟我们一起玩吗?你不是想进高级吗?那就要考进百外,要考进百外,你的英语还要快速补上来,难道你不想考了吗?”
“我早不想考了,我再也不想考了。”
狠狠扔出这句话时,我吓了一跳,真怕他倔到底,真不去考了,现实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方式不对了。马上冷静地说—-你想干嘛?继续去补,还是回家?他掉头就回家,我心里想一旦回到家就意味着再不去补课。所以借口拉他进店里吃东西,他就是不去。我丢给他一句:回到家什么后果?爸爸怎样?他知道爸爸一定会让他补课,所以再次掉头进补课方向。我把他拉到一个偏僻的楼梯间坐着聊天。问他为什么不去补课?原来他怕补课老师骂他,怕进门测(因为他没复习)太差。我告诉他钟老师为什么骂你?她不骂你拿一样的钱,有几个晚上她10:30了还在地铁上,回家11:00还跟你语音,她不累吗?她在对你们负责,是李总负责人推荐的最好的英语老师,也许补完这个月你再也不用见到她。所以你为自己学,不是怕没面子。还有,你有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提前复习了吗?真没有时间吗?昨晚回来怎么不计划复习呢?所以更多时候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我们重在解决问题,不应该在情绪里出不来,人有情绪时情商、智商为0。现在。我陪他一起进去可以吗?他又担心被其他同学笑他迟到,他现在这个年龄最在意同学关系了。所以我说因为我们走不同的路,我们可能会塞车,还要吃饭,迟到也很正常。在我们大人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可能在孩子那里就是极复杂极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懂得理解与帮助他及时疏通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有打压的行为,如果非这样,只会让剧情越演越烈,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只有放下自己的情绪,理智后耐心倾听,建立连接,赋予同理心,帮忙出谋划策,才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让孩子继承大人良好处理事情的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