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说到,乡村社会虽然没有光环,但作为一个生存如此之久的形态,必然有其合理之处,只是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之下,由于各种原因有诸多不容与冲突之处,这里试图简单举几个例子,暂且当做说明。
我们常说乡下人每多文盲,以此鄙夷其不开化和愚蠢,然而乡土社会里的文盲是出于愚蠢吗?恐怕并不尽然,文盲只是不通语言,不识文字。然而,文字是做什么的呢?是辅助交流跨越时间和空间阻隔的工具。它传达的意义往往不会完全、透彻。在乡土社会的狭小环境下,人们完全是可以面对面的,也就是说,语言就够了,似乎不特别需要文字。再进一步,语言也是如此,而且它需要有类似的经验作为基础,比如每个行业里的“行话”,但是它仍然容易失真。所以有“眉目传情”这种更加复杂的沟通方法,而在乡土社会,这其实完全是足以支撑的。
再说时间上的阻隔,在乡土社会,由于长期定居的原因,人接触到的环境和信息量有天然的限制。人们的生活经验不需积累而只用保存。经历总是重演,生活总是定型,于是也无需文字来表达需求,而在都市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接触新的信息,当记不住时就有了象征体系。文字的诞生正是出于这种生活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那么,乡土社会为什么会有使用文字的情况呢?其实最早的文字是庙堂上产生的,前面也说过,中国不止于乡土社会的存在。
还有一些其他现象,比如排外,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笑话,相信大家听了不少,其实这个还是要回到血缘与地缘来说。乡土社会是一种血缘社会,依生育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来确定地位和维持稳定,比如身份,职业,财富的继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都是依靠它。再加上安土重迁的因素,地缘于是成为血缘的投影。而人毕竟不是植物,会有流动,流动出去之后,如果能再组织起来,则维持了血缘,反之,就必须进入其他的圈子,但是想要融入当地的圈子并不简单(因为本地人并不熟悉他们!)。
大体上来说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在村子里有土地,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土地还是很重要的。有了地,就是一种长期发展的打算,一份投名状。二呢,找个本地人结婚。如果入赘,就像女子嫁人,成了另一地区的人。要娶本地女子,想象也应知其难度,最近的电影《师父》里,有片段说,“我们广东女子不出去”可为佐证。回过头再说要取得土地的难度,除非是得到当地氏族的同意,其实是很难把土地买到的。当两种条件都不能满足时,这些没有血缘的人只好自己组织起来,于是就有了纯粹的地缘,也方便了商业的产生。完善了人们的交换方式,使人们得以用理性来支配和计算,而不是纯粹的依靠人情维持平衡。这也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转变。
从这些事情来看,社会在不断进化,然而对于过去的东西,是否就此全盘否定?这也是个问题,以我看来是没有这个必要的,不然研究历史有何意义,这里面必定有一些,更加普遍、长久、稳定的东西,下次我们再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