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似乎是最近兴起的词汇。大部分人对职业生涯规划仍是懵懵懂懂,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人经常在毕业初期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失去信心,甚至觉得自己只能平庸的度过一生。不敢轻易去做出改变。假如按65岁退休年龄来计算,22-25岁开始工作,我们的职业生涯差不多有40多年。既然工作生涯还有这么多年,何必在初期就开始纠结要不要做什么,学什么呢。
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强势开局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刚开始工作的时期。这个时期学习曲线比职位、职称更重要,在这一个阶段,我们要为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并培养出优良的习惯。(比如阅读、运动之类的)第二阶段则是聚焦长板,即重点打造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擅长的技能,让自己占据独特的优势。第三阶段则是致力于实现持续的影响力,找到一条即使是到了6、70岁也能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
而在这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存储3种职场燃料,即1号职场燃料:可迁移技能。 2号职场燃料:有意义的经验。 3号职场燃料:持久的关系,即职业生态系统。这三种燃料也对应了我们的三个职场生涯阶段。
在工作初期,我们很容易迷茫,这也是我们探索自我的一个阶段。可能我们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产生厌倦,也许我们会想要换工作换行换环境。所以在第一个阶段中,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可迁移的技能,即就算换工作或者换行都能对自己有帮助,甚至能快速上手新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很基础,但也需要我们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培养。比如演讲、写作、办公技能、设计等等。
在第二个阶段,我们要不断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我擅长什么?我爱好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什么?竞争是残酷的,只有打造出差异化,才能有一席之地。此时在第一个阶段中学习到的基础技能就可以辅助我们在第二个阶段中培养出自己的长板,发现自己的甜蜜区,并且不断加强。同时,世界瞬息万变,可能以前擅长的,如今已经过时了。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终有一天会被淘汰。在培养自己长处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50年后还能有用的技能是什么。而培养技能的秘方就是意愿和时间。
第三个阶段,也算是我们职业生涯的末期。也许我们很多人到此都会面临被淘汰,被退休的命运。但如果职业能给我们创造人生价值的话,我们就扔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下,第三阶段我们的技能已经变得很优秀,自由时间也会相对变多。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确认接班人,给继任计划画上完美句号。从执行人或领导的角色变为顾问或者辅助的角色,从学生变成老师,从学员变成导师。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更好的传递给他人。此时我们能从事的职业可以偏向顾问、创业或创业指导、教学以及社区等方面。尽可能的放大自己的价值。
对于职业规划,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的职业生涯是很长的。不要只关注眼下的得失,要长远考虑和计划。只有落实到每一步,我们的职业才会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