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闻显示的是三星弃用中国造电池,而起因是与16年的note7的爆炸有关系的。之前的爆炸是没有国行三星note7的,发生爆炸事件后三星也并没有立即就召回中国市场出售的机型,他们认为电池是在中国内地制造,不同的电池应该不会爆炸,可是事实偏偏不尽如人意,国行三星note7也没能避免爆炸的命运。
其实,这次爆炸事件并不能怪到中国制造的头上,而笔者发现有文章抨击“中国制造”,文中内容虽然为国产洗白,但是标题实在是有用户导向的诱导之嫌疑。那么,中国制造被三星“抛弃”真的就与国产脱不了干系?
三星在时隔三个多月后公布了note7爆炸的真相,其中与电池的设计和制造有关系,所以,单纯制造电池的厂商虽然或多或少会有关系,从盘面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就这么往中国制造商泼脏水实属不应该,而媒体也不应该为了博眼球而发出这样的文章。
笔者认为三星弃用中国产的电池是有其他因素考虑在内的,因为note7是三星的一款旗舰产品,没爆炸前深受用户的喜爱,眼看就要成功截胡iphone7,才出了爆炸事件。而连续的爆炸使得三星产品在用户面前信誉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为了挽回信誉,不得不对于电池的问题慎之又慎,不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也无可厚非。
有消息称三星正在和日本的村田制造洽谈合作事宜,鉴于此三星可能将电池制造转向信誉较好的日本,甚至是德国,这一方面来看是有助于提升三星产品在制造上的可信度。
下面说说中国制造的问题,我们都说日本制造业没落,国产的美的、格力等制造业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崛起超越,使得我们都认为日本或许在未来的人工智能以及制造业上已经被我们甩开了,其实真相是什么呢?
近些年频频提及的工业4.0以及供给侧改革,相对来说就是从制造业实体上来拉升中国制造的价值体系,另外,德国、日本的产品虽开始走下坡路,但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我们国产企业收购日企的进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我们的制造业真的超越了日企为什么还要屈尊去收购他们呢?
显然,这是有说法的。
不得不说的是,格力与小米都在力图提升国产品牌,提出的中国造与新国货如出一辙。互联网巨头们的弯道超车把中国的人员流量价值凸显的淋漓尽致,阿里、百度、小米、华为、一加、中兴等产品的国际化正在路上。
此外,我们一直说的中国制造到底有没有进展?
从政策上来说,支持实体可能是下一个方向,实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是必然,不过,我们要认识到如今的互联网渠道哟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双反在转换上容易头重脚轻,incident在转型融合的过程中少不了走弯路。
实体倒闭不可怕,互联网快速发展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制造怎么走?电商怎么走?其实你会发现,顺应大环境,时势才能造英雄。